孔融写的诗有哪些( 三 )


------ 民国:梁启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声声慢》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 李商隐《锦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 李白《清平调之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 宋;柳永《凤栖桐》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
------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 朱淑真《山查子》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
------ 司马光《西江月》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玉楼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 唐;李商隐《无题》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 宋;欧杨修《玉楼春》
孔融让梨故事 梗概 “孔融让梨”的故事梗概如下: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 。
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
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
“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
【原文】 1、(融)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
’由是宗族奇之 。
(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白话译文见故事梗概) 2、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 。
父宙,泰山都尉 。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
人问其故 。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
(出自《世说新语笺疏》,白话译文如下) 【白话译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
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
“扩展资料: “孔融让梨”是关于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一个真实故事,是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 。
《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
孔融让梨的故事能够流传千百年,说明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 。
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 。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
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 。
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 。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 。
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
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 。
”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 。
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融让梨...
有没有关于赞美襄樊的诗词 一翦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 。
不见渔歌 。
不见樵歌 。
试问如今事若何 。
金也消磨 。
谷也消磨 。
拓枝不用舞婆娑 。
丑也能多 。
恶也能多 。
朱门日日买朱娥 。
军事如何 。
民事如何 。
襄阳楼 元稹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