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字8行的古诗有哪些?( 二 )


2、六言诗的起源影响最深的有以下三种:(1)起源于《诗经》说 。
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东晋挚虞 。
他说:“六言者,'我姑酌彼金?'之属是也 。
乐府亦用之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论及六言诗的缘起,承袭了挚虞的说法,以为“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 。
很显然,刘勰论六言诗起源,也最早追溯到《诗经》 。
清人赵翼论六言诗缘起,亦袭挚虞之说 。
他说:“按《毛诗》'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等句,已开其端 。
”(2)起源于西汉谷永说 。
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南朝梁任昉提出的 。
他在《文章缘起》中说:“六言诗汉大司农谷永作 。
”宋严羽《沧浪诗话》论及六言诗歌时,接受了任昉的观点 。
他说:“五言起于李陵、苏武,七言起于汉武《柏梁》,四言起于汉楚王傅韦孟,六言起于汉司农谷永,三言起于晋夏侯湛,九言起于高贵乡公 。
”(3)始于东方朔说 。
唐朝李善为《文选》中左思《咏史诗》作注,以为六言诗始于西汉东方朔 。
东方朔的六言诗,仅见于《文选》李善注引,且仅有两句,一句是《文选》卷二十一左思《咏史诗》注引东方朔《六言诗》“计策捐弃不收”;另一句是《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注引“合樽促席相娱” 。
求一带“牧月”2字的诗词句 不要超过6字 。
虞美人 词牌的最后一句就是 例词虞美人 听雨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南唐李煜词《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1、胡笳十八拍——【东汉】蔡琰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
2、酬诸公见过 ——【唐】王维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 。
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 。
晨往东皋草露未? 。
暮看烟火负担来归 。
我闻有客足扫荆扉 。
箪食伊何副瓜抓枣 。
仰厕群贤皤然一老 。
愧无莞簟班荆席藁 。
泛泛登陂折彼荷花 。
静观素鲔俯映白沙 。
山鸟群飞日隐轻霞 。
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
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
远复幽独重欷累叹 。
3、吴少诚席上作——【唐】卢群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 。
仁得百僚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
4、巡衣锦军制还乡歌——【唐】钱?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
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
如果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
求类似于天净沙秋思的六字名诗词 〔越调〕天净沙·秋①(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②,轻烟老树寒鸦③,一点飞鸿影下④ 。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②残霞:晚霞 。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
有一首格式较像的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编辑本段]【大 意】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 。
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止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 。
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
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浓的的秋景啊![编辑本段]赏析本文选自《天籁集》,作者白朴(11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