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古诗释文和赏析( 六 )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
《石灰吟》古诗配画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诗句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 。
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 。
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
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
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
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
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 。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 。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
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
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 。
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
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 。
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 。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 。
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
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 。
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
有《于忠肃集》传世 。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