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惊风雨下一句( 三 )


此诗分三大段一个结尾 。第一段从“昔年有狂客”到“青云满后尘”追述李白于开元十八年 730年和天宝元年 742年两入长安的经历对李白的前半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时对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进行了热情的赞颂 。前六句记叙李白初游长安事 。唐人孟棨《本事诗·高逸》记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 。既奇其姿复请其为文 。白出《蜀道难》以示之 。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书中还记载贺知章读李白的《乌栖曲》后说:“此诗能够泣鬼神矣!”贺知章号“四明狂客” 。诗人根据这些史实赞扬李白妙笔生花连风雨也为之感到惊叹连鬼神也为之感动哭泣 。李白经贺知章的宣扬于是名震京师 。三十年来默默无闻此后就名满天下了 。此诗一开头就显得笔锋突兀气势不凡 。非“狂客之誉”无以彰“谪仙”之名 。而“谪仙”这一美誉出自久负盛名的大诗人贺知章之口更增加了它的份量 。李白初出茅庐一鸣惊人恰如演员登台亮相光彩照人赢得满堂喝彩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两句历来被人们看成是描述李白的佳句 。诗人以高度夸张的手法盛赞了李白诗歌强大的艺术魅力 。落笔能惊动狂风暴雨说明李白的诗歌气势磅礴;诗成能使鬼神哭泣说明李白的诗歌感人肺腑 。诗人用精
妙的语言赞美了李白的旷世才华而“诗仙”李白也确实有资格理解这一赞誉 。从那里能够看出杜甫对李白的推崇和钦敬 。
后六句叙写李白二游长安事 。“文彩”二句是说李白因擅长诗赋被玄宗召入京供奉翰林;他那些无与伦比的诗篇必将流传千古 。以下四句记叙的是李白供奉翰林期间的事 。“龙舟”句见唐人范传正《李公新墓碑》:玄宗“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 。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 。”“兽锦”句见李白《温泉侍从归逢故人》:“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蔡梦弼《杜诗注》引《李白外传》云:“白作乐章赐锦袍 。”李白常被召入宫中为皇帝草拟文告和乐章因为身受宠待一些文士慕名追随左右 。这时李白意得志满盛极一时诗人亦不惜浓墨重彩加以渲染 。诗人透过对李白两入长安的描述用极为洗炼的笔触就勾勒出一个风流倜傥、飘逸豪放的诗人形象 。
第二段从“乞归优诏许”到“诸生原宪贫”追叙李白于天宝三载 744年春被赐金放还后南北漫游、潦倒落魄的情景并回忆自我在与李白相识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亲如兄弟的深厚感情 。“乞归”句这既是对李白的回护也是对玄宗的隐讳 。李白离京实际上是遭到张垍、高力士等人的诽谤而被玄宗放逐的 。李白离开长安后于这年夏天来到梁宋 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与杜甫一见如故情同手足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是说李白既没有辜负隐幽之志又能在受宠被重用和遭谗被逐的不一样境遇中善自保全自我 。这仍是那种回护情绪的继续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指两人相遇后李白很能理解自我的“野逸”即放达不羁自我也很欣赏李白的“天真”即胸怀坦荡 。“醉舞”句指李白的梁宋之游;“行歌”句指李白回到寓家之处山东兖州 。这两句在时光上和空间上都是一次跳跃李白从此开始南北漫游 。之后四句笔锋一转专写李白怀才不遇 。虽才华横溢但宏图未展;仕途受挫虽道德高尚却无人理解 。虽如东汉文士祢衡一样才智卓群但却难逃像孔子弟子原宪那样穷愁潦倒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