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夜的诗句大全( 五 )


不堪风景事回头 。
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
描写月亮的诗有静夜思月夜忆扬州等 加标点符号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白话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
2.泊船瓜洲 —— 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白话译文: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3.寄扬州韩绰判官 ——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白话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4.夜看扬州市 —— 唐·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
白话译文: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
5.忆扬州 ——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白话译文: 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 。
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 。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和只留一江春水 。
参考资料: 扬州网:赞颂扬州古诗100首 百度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百度百科——泊船瓜洲百度百科——寄扬州韩绰判官百度百科——夜看扬州市百度百科——忆扬州...
扬州人特点是啥?嘿嘿 特点之一、大气 小地方人,说自己大气,有些人可能要不服气,其实,扬州如此出名,并非一向很小 。
解放前的上海,叫做“十里洋场”,一个城市,有十里长街,似乎是超大的了,然而,要知道,扬州早在唐代就有“春风十里扬州路”了 。
太平天国之前,扬州之于中国,好比今天的上海 。
扬州的发达,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农业生态条件,同时,也得益于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 。
扬州是个天然的宝地,标准的鱼米之乡,境内基本都是平原,水网交错 。
在这里,神州最大的天堑长江,与中国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两条大动脉,把华夏大地贯通东西,连接南北,漫长的中国历史里,扬州一直担当着水路交通枢纽的角色 。
扬州的衰败,始于战乱,似乎是必然的,中国历史上的外来侵略军,往往是从北方大举入侵,然后向南推进的 。
爱国的将士,为了能保住南方的半壁江山,在扬州这最后一个桥头堡,顽强地做着殊死的抵抗 。
扬州在明将史可法抗清失败后,遭受了重创,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血雨腥风,传说,当时的多尔衮血洗扬州,把扬州城里的百姓,杀戮净尽,一个也不留,小时候听老辈人说故事,说是女人的小脚,被剁下来堆成山,不知道是否指的这一次屠城 。
以后的扬州人,都是随后从外地迁徙而来的 。
过去没有火车汽车,能四通八达的,主要还是水路,尽管清兵对扬州实施了屠城,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扬州作为要埠,不能死去,于是,随着清朝的鼎盛,扬州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华,乾隆帝下江南,扬州是他必来盘桓的地方 。
天平天国以后,几经暴动,加之海上运输渐渐兴起,偏安一隅的新埠头上海,逐渐接替了扬州的经济地位 。
扬州由此渐渐衰败,成为中小城市 。
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习惯了本地的历史,过得平静淡然,那些感叹扬州沧海桑田的,往往不是扬州人,而是慕名而来的旅游人士:也许是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太大了吧,人们有感慨的,有失望的,当然,也有安之若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