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敬亭山的古诗( 二 )


姑孰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 。
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 。
望敬亭绛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
关于敬亭山的古诗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游敬亭山诗》 【南齐】谢朓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 。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
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暌 。
3.《由宣城泛湖东下》 陈毅 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 。
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
4.《游敬亭山记》(明)王思任“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赏心也 。
姑孰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 。
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 。
望敬亭绛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
既束带竣谒事,乃以青蛙走眺之 。
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 。
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 。
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
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饮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者异 。
嗟乎!昼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 。
5.《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唐代:李白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
《独坐敬亭山 》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创作背景】《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

【关于敬亭山的古诗】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
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
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4859906
古诗 独步敬亭山的诗句1.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
2.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3. 注释:⑴尽:没有了 。
⑵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
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
”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
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
《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 。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
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
”4.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