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读后感怎么写?

有这样一个主持人,他没有上过大学,却有渊博的学识;他不是科班出身,却红遍大江南北 。起初对他的了解因为他的节目实在是太老少皆宜了,以至于这成为了我们家每个周末的`保留节目 。直到他在微博上死磕晚点的航空公司、发誓永远不准备去马来西亚,我隐约感到了他并非只是一个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 。
《随遇而安》讲述了孟非的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 。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 。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 。从摄像、采访人员、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 。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 。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 。随遇而安,是很多人问起他的心路历程时,他给出的唯一答案 。
我有时在想,是不是大脑过度运转产生热量才使他的头发慢慢枯萎,以致变成光头,比如葛优、徐峥、乐嘉、郭德纲等,也许他们称不上智者,但至少说应该是聪明人,孟非凝练语言和精妙的表达能力应足以证明这一点 。
孟非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和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在一个午后坐在咖啡馆里天南海北的聊天 。他随和幽默,讲的有滋有味,让你心中充满了向往 。
有一个新闻界人士评价这本书,说孟非的经历其实没有那么曲折离奇,他的那些选择也是不得已,不值得大家如此崇拜 。但我觉得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就已经输了 。孟非的经历的确不是他自主选择的,但那些艰难的处境和年头,不是任何人都扛得过去的,过不去,就是粉身碎骨萎靡崩溃,可孟非扛过去了 。
看一个成功人士的自传,你总不能指望复制他的经历,又或者说跟随他的脚步,但你可以做的就是体会他的态度,无论是对人、对工作、还是对人生,这种态度都是你所能获得的最大财富 。

随遇而安读后感怎么写?


孟非的时评,往往心怀悲悯,他对社会底层人民有种近乎执着地偏爱,在《孟非读报》中,他不止一次谈到房价、农民工、社会留守儿童等各种社会问题 。很多媒体人都是知识分子出生,对这些人缺乏了解,所以当他们谈论这些话题的时候往往带着种自以为是的清高和隔阂 。而孟非,却总是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真实地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毫不掩饰他面对社会不公时候的愤怒和惋惜,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时评《孟非读报》再次成了节目的收视率最高点 。
看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孟非的深入是出于了解,而非想当然 。高考落榜后的他,跟着朋友闯过深圳,做过各种体力活,回到南京之后,招考进了报社印刷厂,又做了一年多的印刷工 。每天同其他工人们挤在一起,睡臭烘烘的行军床,值夜班,浑身黑漆漆脏乎乎,打饭洗澡的时候都被人嫌弃 。如果不是因为一次工伤,又受到了领导的不公正待遇,孟非也许会一辈子在印刷厂,会实现他成为一个组长或者车间主任的美好愿望,远大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