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名里带孙字的诗词有哪些( 八 )
下句“一拔何亏大圣毛”,人们都解“何亏”为“何损”,认为是说拔一根毫毛对孙大圣来说也没有甚麽损失 。
这样理解,就每一句来看,是可以成立的 。
但将这一联的两句按此义联系起来看,就很费解 。
上句说唐僧应当千刀万剐,下句就应该赞扬孙大圣,为什么却说“一拔何亏大圣毛”?倘若“一拔何亏大圣毛”是说孙大圣打败了妖精,救出了唐僧等人,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只不过是拔一毛之劳,则这与上句“千刀当剐唐僧肉”的意思实在距离太远,与剧情也不类 。
所以,以上对这两句的解释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另求别解 。
笔者认为,“千刀当剐唐僧肉”的 “当”应解为“正要”、“将”,用以表示时间 。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云:“当,犹‘将’也 。
”《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当事,则户外南面 。
”郑《注》曰:“当事,将有事而未至 。
”《孟子·离娄》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韩非子·外储说右》:“大公望曰:‘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吉,非爵禄,则刑罚也 。
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则望当谁为君乎?’”《史记·魏公子传》曰:“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又《留侯世家》曰:“横绝四海,当可奈何?”以上“当”字均与“将”同义 。
“当”不但可以一般性地表示未来时间,还可表示现在即将发生之事的时间,如《太平广记》卷三二一《司马义》云:义以大元中病笃,谓碧玉曰:“吾死,汝不得别嫁,当杀汝!”曰:“谨奉教 。
”葬后,其邻家欲娶之 。
碧玉当去,见义乘马入门,引弓射之,正中其喉 。
同书卷一二九《王范妻》又云:晋富阳县今王范妾桃英,殊有姿色,遂与阁下丁丰、史华期二人奸通 。
范当出行不还,帐内督孙元弼闻丁丰户中有环佩声 。
这里的 “当”皆作“正要”解 。
“当去”犹言“正要离家”,“当出”亦同 。
郭诗中的“当”亦应取此义 。
“一拔何亏...
古诗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年代:【宋】作者:【苏轼】体裁:【七绝】【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注释】(1)擎:举,向上托 。
(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
(3)最:一作“正” 。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
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
后量移诸州 。
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
知制诰 。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
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 。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