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 二 )


1、以朗读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朗读 , 不能简单的乏味地重复 , 在教学过程中 ,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 由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到读出感情 , 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从实际效果来看 , 充分的朗读为学生理解文句 , 读懂全文 ,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铺平了道路 。
2、重视文言文字词的学习 , 抓住最常用最具有生长性的字词句讲解 , 给学生留下自己继续去学习去查找的空间 。在教学中学生既认识了新得字词 , 也巩固了学过的字词 。
3、分析本文如何写景状物的时候 , 由教师先做示范 , 用多媒体课件显示 , 教会学生从观察角度、色彩配合、人的感官、景物状态、时间变化、用词准确等方面进行思考回答 。学生掌握方法后 , 都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 有些见解和表述有自己独到之处 , 甚至发挥想象理解课文 。这个环节 , 学生思考比较充分 , 对课文的赏析不是走马观花 , 而是深入文本 , 与文字对话 , 真真切切的领悟文字之美 。
这节课 , 上得比较实在 , 没有花里胡哨的多媒体课件 , 没有热热闹闹的分组讨论 , 没有兴奋激动的迁移 , 有的是学生和学生的交流 , 有的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 有的是学生和老师的沟通 。当然在教学本文完后 , 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作为教师没有做好范读这一点 , 总觉得自己朗读不够好 。其实作为语文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
2、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的评价过于单调 , 有些点评还欠缺深度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的问题 , 不应该是对学生理解的简单重复 , 更重要的是补充学生的发言 , 优化学生的发言 。
改进方法:自己在朗读方面要下工夫 , 要做到可以示范朗读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满堂灌教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