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答古诗文鉴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三 )


其中的道理仍然是文学作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 。
一种文学的形式如果不能更恰当地表现其内容,那么这种文学的形式就要变化,变得更贴近生活,更适于表现内容,否则就会以文害意,就要被淘汰 。
同样道理,格律诗也要发展,也要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完善,从而走向新的成熟 。
“五四”以后,随着新思潮涌现,新诗产生,新诗自由、灵活、追求意象或象征,越来越显出其生命力 。
此期虽然格律诗不断,但成就平平,包括词在内,都因不便传涌、古板、凝重而失去其发展创新的活力 。
作格律诗必注意其章法、平仄 。
填词也挖空心思,必讲究固定格式,如字数、句数、每首段数,这对格律诗和词的发展无疑是个限制 。
当然,客观上给新诗的创作腾出了空间,但格律诗、词已经面临着在形式上应该且必须有新的突破的时候了 。
对任何文学形式,只要适合其内容,适合其体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形式上都可以做新的尝试,正如五言、七言取代四言、六言,长短句盛于格律诗衰落之时一样 。
今天,不仿我们也可作个尝试,把格律诗、词从形式上继续推向前进,实现新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 。
只要读起来上口、易记、易诵,精炼的几句诗蕴含丰富的内容,我们不仿谈化平仄,韵脚只在四、六押韵,而不必二、四、六押韵 。
词的发展要更自由、多变,淡化其旧有词牌规则,具体每篇分几段,每段分几句,每句多少字,完全以内容而定 。
这样做亦即放宽了作格律诗和填词的旧有规则,能更方便、更充分地表达思想内容,也不会出现以文害意的情况了 。
古诗词常见情感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译文:我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去慰问边疆的战士们,我途中经过了居延属国 。
行踪像随风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
广阔的沙漠中有一道孤烟直上,长河映衬着夕阳 。
到了萧关遇到负责侦察、通信的士兵,(知道)河西都护正在最前线 。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译文: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
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隔江还在把《后庭花》声声歌唱 。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小园香径独徘徊 。
译文:喝着一杯杯美酒,听着一首首歌词翻新的曲子 。
又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
天边西下的夕阳啊,你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美丽的花儿总要凋落,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旧时的相识 。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