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五 )


这位日本渔民捕捞鳗鱼很会讲究方法 , 他知道 , 如果想让鳗鱼活下来 , 就应当让鳗鱼时刻有危机感 。只有有了危机感 , 鳗鱼才会不停地活动 , 从而活下来 。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道理啊 。
鳗鱼和狗鱼的关系和鹿与狼的关系不是一样的吗?少了一种危机感 , 繁荣一时的鹿又因体质下降而迅速死亡 , 这对于人类的生存不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吗?如果你喜欢看《动物世界》节目 , 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 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知道如果它赶不上最慢的羚羊 , 就会被饿死 。对于羚羊来说 , 它们也知道 , 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 , 就会全部被吃掉 。有了狮子 , 羚羊才练就了飞速奔跑的本领 , 提高了身体的素质;同样 , 有了羚羊 , 狮子为了不至于饿死 , 也要不停地去追赶 , 因此 , 狮子也越来越强壮 。
没有危机感 , 缺乏一种危机意识 , 就会失去竞争的活力 , 最终失去生存能力 。享乐 , 是人天生的本性 , 我们不能改掉它 , 只能改善它 , 所以 , 我们要逐渐改善自己 , 用危机感代替享乐 。而这 , 对于一个人生存 , 还是领导一个企业来说 , 无非都是至关重要的 。

《鹿和狼的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在学习了《鹿和狼的故事》一课后 , 我感触颇深 , 明白了许多道理 。
《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仅仅根据自己的片面认识 , 而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 , 雇请猎人消灭浪 , 结果不仅使鹿的生命受到威胁 , 而且森林里的植被渐渐减少 , 给森林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 。
当我读到森林里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 , 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 十万只鹿拼命啃食绿色植被 , 却也只剩下八千只苟延残喘室 , 大为吃惊:这还是那个生机勃勃的凯巴伯森林吗?这还是那个幸福和谐的鹿群吗?人类消灭了狼不是在帮助鹿吗?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读到后面 , 我才知道 , 罗斯福下令捕杀的狼 , 其实是森林和鹿的保护者 。狼吃鹿 , 不仅把鹿群数量控制在森林承受范围内 , 吃掉的还是些病鹿 , 有效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路毁灭了森林 , 但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人类 。
如果不是人类的无知 , 会有这一系列生态灾难吗?文中也说了 , 罗斯福的政策 , 是根据自身的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的 , 他不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 森林中既需要鹿 , 也需要狼 , 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而我们一定要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的这种相互关系 , 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伤害自然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