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 是什么意思?( 六 )


说起神雕侠侣,必须要提的是,这是一部金庸专写情的作品,初次阅读这本书时,我不过十二三岁,读完后感觉皆大欢喜,书中的人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
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知识面的不断加宽,如今重读,这本书看似豪迈风流,实却是不免有些苦涩与苍凉 。
现在再次读起来,神雕的故事情节,无不字字充满了悲剧性,字字用情极深,杨龙二人的分分合合四分四合,一次因为“失贞失望”,一次是因为“礼教大防”,一次是因为“双双误会”,一次是因为“生离死别(救药牺牲)”,一次比一次痛苦,一次比一次惨烈,一次又比一次更长久,而一次又比一次更真挚 。
我本人认为,杨龙二人的感情,固然相爱,真挚感情足惊天地泣鬼神,实际上,二人若婚后生活,并不显得会多么的欢乐幸福,从四次的分离上来看,你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多半是小龙女离开杨过,可以这样说,小龙女在枯寂寒冰的古墓里生活导致了她不温不火的性情,小龙女的性情属温,杨过的性情属冲,她爱到为了让他活着,可以不惜绝情的离走甚至于不惜自己性命跳进绝情谷,她可曾想到杨过,以杨过是我性情岂可没了她而一个人好好的活着,从这一点来说,小龙女的爱显得有些自私,且在对待杨过感情的态度上,她是一直持消极观或者是悲观,一系列的事情的发生,不难看出,小龙女是一个可以完全放下爱而独自活下去的人,而杨过不行,他性情孤僻、狂妄自大从种种方面来看,二人的结合不容乐观 。
我认为神雕里的黄蓉和射雕里的黄蓉已有明显的区别,并显现出来了她的不可爱,已为人妇为人母的黄蓉,在处理事情的拿捏程度俨然相对于射雕里圆滑,这样的黄蓉或许随着人年龄的增加、身份的不同在神雕里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她依旧聪明但她也逃不脱一个古代女子的宿命,那就是为事事为丈夫、子女考虑的妇人 。
神雕里面,其实我是最喜欢程英,好多人喜爱小龙女,而我却独偏爱此女子,用黄蓉的眼睛,看到她的性格,外柔内刚她容貌异常脱俗,程英一直寄人篱下,有着与年纪不符的理智,坚强果断和忍耐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谁说爱没有事由,不是没有事由,是她懂得为杨过放弃 。
“茕茕白兔,东西走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杨过几句轻描淡写就打破了程英爱的幻觉,独自泪流而后依旧人面桃花 。
真是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
程英应该可以算的一红粉知己,绝对的一个红粉知己,默默的注视着并祝福着,这样的爱注定是痛苦的,看着心爱的人 。
她也只能持一份相思 。
再来说陆无双,她和程英性格恰好相反,外刚内柔,感情在与杨过的慢慢的接触中产生,便难于自拔 。
她率真平凡,得到年少最初的爱,她甜蜜而忧伤着,陆无双与程英是俗世之中两个身世凄惨的女人,程英应该可以称作女中君子,她的爱发乎情,而止于礼,为了表妹甚至于不惜退出 。
究竟谁更爱杨过,我想更是程英应该更多一点吧 。
可能真如现代人所说的一句话: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用情深的那个先退出 。
我认为神雕里面,写的最好是把郭芙对杨过的感情到了杨过舍身去救耶律齐的时候才倾诉出来,她此时此刻已为人妇,可到杨过舍身去救耶律齐的时候,她的心开始为这两个男人纠结担心起来,这一点金庸先生寥寥几笔就把郭芙对杨过的情溢于言表了,原先她这样那样的对杨过嘲讽、讥笑并处处与他作对,到此刻心中却是极其的牵挂?这寥寥几笔点出了郭芙对杨过十几年的情 。
期间郭芙对杨过的这份情掩藏之深,金庸掩藏之深,读起来,无不令读者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
再一就是郭襄,最后的几章,光芒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郭襄,只是结局无奈,一见杨过误终身,她对杨过是崇敬多过爱慕,还是爱之情入骨入髓,我认为则是浓烈的爱而非单纯由崇敬而产生的痴狂 。
到头来毕竟是:连终身都是不敢想的寂寞,余下的只是满腔思念 。

【神雕侠侣 是什么意思?】

当真敢问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