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有感如何写?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棉花糖少年”艾瑞是如何在乔纳森爷爷和好朋友的指引帮助下完成了“棉花糖计划”,从而由一个懒懒散散的“淘气包”蜕变成了彬彬有礼的小绅士的精彩故事 。遵循“棉花糖法则”的他逐渐改变,开始认真完成作业,不吃零食,不玩游戏,衣物要摆放整齐……他懂得要怎么确立目标,迷茫了该怎样去找回目标 。他正一点一点的改变,一步一步的优秀起来 。
这本书写了十块“棉花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提高自控力的棉花糖 。小主人公艾瑞完成了乔纳森爷爷与他的约定——今天拿走一包棉花糖,第二天原样奉还,他就送艾瑞两包棉花糖 。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每个暑假,我都会把作业留到最后写,两个月的时间,我都浪费得一干二净 。但是,这个暑假我犹豫了,因为,开学后我就是六年级的大姐姐了,再怎么说也要给那些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立个好榜样 。但是,现实中我并没有天天按时完成作业,我的自控力太弱了 。就这样,我又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八月份开始了,我在作业和游戏中徘徊不定,怎么办?九月份就开学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再玩会电脑?还是写无聊的作业?这时,我想起了看书,不算浪费时间也不算做作业 。
正好,旁边有本《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我拿起来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会儿 。想道:再怎么逃避也不是办法,但面对电脑,还不如借此机会好好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呢!就这样,尽管再怎么想玩,再怎样不想写,我还是乖乖地完成着我的作业……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用忍耐抵御住眼前的诱惑,终将获得更大的满足和补偿 。

读《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有感如何写?


《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讲了一个原本调皮爱动,不喜欢学习,十分邋遢的少年艾瑞,在一次打工中认识了曾参加过美国大学棉花糖实验的乔纳森爷爷,艾瑞成为了开心、自信的棉花糖少年 。
读着这本书,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 。她在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她就是靠着这百折不挠,金石可缕的精神从阴暗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