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怎么写?

抽丝般的细碎漫长,终于还是把巴金的《家》给读完了,虽然未能赶在考试的前面,但也庆幸着终是把它读了 。
恼恨自己出生的晚了些,未及赶上那个时代,对于书中的青年应有之热情无法去亲历着体验了 。对于封建制度那个早已陈死的东西,因为没有受过它的毒害,也生不出恨意 。书中能引我同感的,却是那些对于成长的感慨于无奈,甚至是带着感伤的怀念 。这恐怕是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吧 。但这篇杂感却非是要发些感慨,只是想发感想而已 。
对于文中的觉新我并不喜欢 。他的“不抵抗主义”有时令我很反感 。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所谓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劝不抵抗主义” 。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他们并不能作主的 。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 。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 。这事虽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瑞钰的生命 。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他的“不抵抗主义”断送了他理想断送了他的爱情断送了他明天!而相反,他的弟弟觉民和表妹琴,他们与封建的家族反抗,终于得到了爷爷的理解 。巴金在写给他表哥的信中也曾经写到,觉新这个角色有很多他哥哥的影子 。我想这也是觉新这个角色如此栩栩如生的原因之一 。

《家》读后感怎么写?


暑假期间,我读了《家》这本小说,体会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无情,为书中的主人公而悲愤感动 。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 。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 。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 。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 。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 。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 。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 。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 。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 。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 。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 。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 。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