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五 )
3 。很感谢老师推荐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这部鸿篇巨制让我读起来颇有难度,但是把上中下三册卷帙浩繁的著作粗略的浏览了一遍,确实让我收获颇多 。
在此同时看了一些有关汤因比《历史研究》的期刊论文,并浏览了其另一本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 。
可以说,汤氏的《历史研究》给我既已形成的“历史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
在这其中,我对汤因比的“中国观”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研究兴趣,也一并作为读后感写出来 。
当然,仅仅凭借对两本书的阅读,很难对某一个人的某些“观念”做出实质性的定论或者评定,在这里我也仅是通过书中看到的一些东西来浅谈自己的理解,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还请老师
历史研究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这段时间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有了一点体会,这本书中梁先生介绍了许多关于历史的知识,譬如史的定义,范围 。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历史的发展,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史料的看法,现在我想谈谈我对他这部分内容的看法 。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之不却或以硬,则无复试可言,又何谈冶史 。” 在文中,梁启起先生认为搜集史料应对同类史料加以汇集与对比才能从中窥视一个时的现状 。我很认同 。但我想,若想做到此点,我们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 。而最基础的一点要求,则是我们平日所涉史料要足够,并要在阅读史料时注重寻觅自己所需的内容 。如先生所言,搜集整理史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感觉与耐烦的秉性 。史料的数量多且系统性弱,对于某一问题的研究,往要我们要从不同的史料去验证查阅,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得准,又要坐得住 。文中,梁启超先生还强调了消极史料的作用 。他认为前代普遍出现的某现象若忽然消失往往与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 。这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在我过去的学习中经常会忽视这种现象,现下却有了许多思考,但我也存在一些疑问,先在对于已消失的现象又该如何进行联想,而这言的与重大历史有关又该如何证明呢?针对史料的搜集上欲有所得而不能得的情况,粱启超先生提出以相关史料从旁进行补充的观点 。我认为这种方法与西方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有异曲同功之妙 。文中先生所述的由各史《本纪》《左传》等推测人口情况的例子绐了我很大的启发 。有时了到达“罗马”我们需要改变方式,从另外的角度出发,观察到别人所不能观察到的地方 。梁启超先生还提出提出:“史料以求真为尚 。”其将鉴别史料又细化为两个方面,一为“鉴正误”二为“论辨侨”两个方面 。文中曾多次强调第一等史料(当的,当地,当局上人所留下史料)的重要性,但同时也以自身研究玄奘生卒为例指出对其不能尽信,要求我们要求真,并对其加以辨析,但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信与不信的度?如何对待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之间的异处,是否应该引入旁的史料?还有是否史学家一泉玄因地位的不同而使歪曲史实?在文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了十二种辨书的方法、七种伪事的种类及由来和七种辨伪事的态度及方法 。三个伪书出现的原因,而在其中,先生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即为“求真”,我觉得先生所提出的通过对书的来历、流传区域和统传年代,与事实的对应关系等辨伪的方法很认同,但我们却要认识到这种方法是以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为前提的. 。
- 女性统治者|世界十大女性统治者,世界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
- 四川|四川历史十大名人,四川古代都有什么名人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