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诗词大会》如何唤醒国人内心的文化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仅仅是体现选手的诗词储备,其他精妙的东西一概没展示,谈不上在文化自信上的直接作用 。但是这能引发过敏的注意,引发更多人去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未了解传统文化的伟大奠定基础,一旦了解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伟大,自然也就大道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了 。
现在人之所以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文化根本不了解,不了解就不知道其伟大之处,也就谈不上自信了 。
什么是文化自信 关于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第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充实的内容,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自信力 。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只是领土完整、也不只是主权不受侵犯等等,而更是一个伟大的文明的复兴,而伟大文明的复兴必然内在地包含着传统中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 。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有了更深的历史感、一体感 。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我们与5000年文明同为一体 。
这种中华文明古今一脉相承的一体感、历史感,将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国乃至作为其种群中之一员之建构各自的文化自信力的不竭之源,也是他者或者世界辨识我们独特存在方式的一面无言之镜 。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既能够自得其根、又能够自得其实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一定有其根本 。
传统优秀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都能够进行创造性转化,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 。
同时,生态文明、以民为本、依法治国、解放思想等治国理念,也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之中找到依据 。
从传统文化中去探寻或信手拈来当今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力 。
第四,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我们构建大国战略的文化自信力有了更多的精气神 。
中华民族不是文化的流浪儿,而是有着灵性能力的民族,这种高妙的灵性能力曾经充分地展现在她所创造和拥有的优秀文化之中 。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致中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等价值,也必将塑造出一种新的大国形象和世界和平的样式,它也必将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有益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机会 。
...
看《中国诗词大会》如何唤醒国人内心的文化自信

古典诗词彰显了哪些文化自信 古典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既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也是人类意识中原初的、核心的意识形态,它包括情感和智慧两种内涵 。
华夏民族的情感最初形态就是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的 。
《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
诗是人类真善美、知情意的综合情绪,它没有偏见地记录着华夏子孙情感历程的变迁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的核心灵魂是“天真” 。
这里所谓的“天真”不是任性,更非懵懂愚钝,而是真性情,它体现的是“自然”精神与“家园”意识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自然”、“田园”作为生活的终极追求 。
“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嵇康曾言“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嵇康本人“精光照人,七格凌云”的人格魅力更成为后人的榜样 。
有“自然”必有“田园”,“田园”与“自然”相依相存 。
陶渊明的“田园”来自对老庄自然美学的崇拜 。
陶氏生于凡尘,却于红尘之外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世界,欣然捕捉“自然之美,真实志趣”,他超然物外的心性不仅开辟了中国诗歌平淡自然、抱朴守拙的美学境界,而且成就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田园范式 。
于是,田园与自然逐渐成为中国士大夫的情感家园 。
智慧,是某地域内的文化积淀内化于人之后的执行力,也就是人在某种特定文化熏陶之下的思维及其行为 。
“智慧”,为“智”与“慧”的集合 。
智是聪明,聪明与生俱来;慧为慧通,需要勤学精进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体现出“慧通”之内涵 。
中国人的“慧通”外显为“温柔敦厚”,内置为“圆融贯通” 。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的主要观点都集中在塑造“和合”的人生气质,这是追求融合与和谐生活志趣的根本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