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记》读后感怎么写?

《南渡》读后感
【第1篇】
今读《南渡》之《李济的哀伤》 , 为之心酸落泪 , 感慨万千! 李济 , 是和王国维、梁启超等齐名的清华建校初国学院五大导师之一 , 我国近代考古界泰斗、第一代领军人物 。沐浴过欧风美雨 , 用学富五车形容他们是不为过的 。
抗战爆发 , 山河破碎 , 生灵涂炭 , 像李济这样的不愿当汉奸的大知识分子自然也不能幸免 。一路迁徙 , 历尽艰辛 , 李济和他的同事们终于避难于川内一原本不知名的小小李庄 。终于有喘息的机会 , 不曾想 , 痛苦接踵而来 。先是年夏 , 准备迁往李庄之时 , 二女儿突患急性胰腺炎 , 因得不到药物及时治疗而死去 , 一枝含苞待放的鲜花无声无息的凋落了!积在心头的哀痛尚未淡去 , 年春 , 岁大女儿身染伤寒  , 又是缺医少药终于不治 。爱女临走之时 , 拉着李济的手说:“爸爸 , 我要活下去 , 我要考同济大学(斯时同济大学医学院也搬迁至李庄) , 在李庄读书 , 永远不离开您和妈妈 , 还有爷爷“ 。读之真可谓肝肠俱碎 , 很不是滋味!原文配有年照的李济全家福 , 大女儿和妈妈一样高了 , 瘦瘦的脸似笑非笑 , 嘴唇微张 。小女儿偎依在慈祥的爷爷旁 , 很明显地显露出谈谈的忧伤 。本是撒娇的年龄 , 是战争让她们早熟、让她们备尝生活之艰辛 。是战争 , 使山河虽在、民生多艰 , 早早地让她们魂断她乡!照片中的可敬的爷爷 , 终于受不了两个孙女相继夭亡 , 身体终于垮下来了 , 不久因中风瘫痪在床 。彻骨的凄凉与过度的悲伤 , 也终于使醉心于考古的大学问家病倒了 , 长久地不能调整过来! 真可谓覆巢之下无完卵 。真可谓没有国哪有家 。
时下 , 一些国人动不动以爱国自居 , 破坏社会的安定、中伤我们的国家 。这些人是声音常常还能获得糊涂国人的应和 。不错 , 现在我们国家是有很多问题 , 可是 , 一旦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乱了 , 最终受害的还是大多数老百姓 。
以史为鉴 , 和平是多么可贵 。只有有了和平的环境 , 才有良性发展 , 只有我们发展到足够强大 , 我们才会永远不受欺凌 。【第2篇】
【《南渡记》读后感怎么写?】《南渡北归》一共有三部 , 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 第一部《南渡》是故事的起源 。在烽火连天 , 战火纷飞的那个时代 , 众多知识分子纷纷离家 , 他们带着厚重的书籍躲避纷飞的子弹 , 在家人奄奄一息之时拒绝敌人的糖衣炮弹 。他们都是剑桥 , 哈佛毕业的高材生 , 但他们没有为了自身 , 辗转自身他乡 , 而是回到自己饱受摧残的祖国 , 与祖国共存亡 。日本人说:“要想彻底征服中国 , 光是占领他们的领土、城市、财产是不够的 , 必须在精神上征服 。”所以 , 日本人所征服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炸毁南开大学 , 随着日军攻击 , 南开已成为一片废墟 , 清华成为军营 , 学校被日本人所占领 , 但这双重打击 , 并没有让中国人民气馁 , 他们鼓起士气 , 走过三千五百里 , 从北平长沙到昆明 , 再从昆明到四川 , 一步一步 , 一天一天 , 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中国这片宽阔的土地 。西南联大 , 史上最辉煌的学校 , 南开校长张伯苓 , 清华校长梅贻琦 , 北大校长蒋梦麟 , 组成了校董事会 。陈寅格 , 傅斯年 , 金岳霖等组成了最豪华的老师阵容 , 二这个学校也诞生了许多让世界瞩目的人才:汪曾祺、李政道、杨振宁等 。但是 , 这所学校却只有茅草盖顶的校舍和寄人篱下的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