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伞”的古诗有哪些?( 四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 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 , 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 ,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 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
诗人这样写 , 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 , 虽已青春流逝 , 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 , 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 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苏轼的《赠刘景文》 , 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 , “曲尽其妙” 。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 , 所咏却是深秋景物 , 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 , 但实际上 , 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 , 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
因为在作者看来 , 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 , 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 , 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古人写秋景 , 大多气象衰飒 , 渗透悲秋情绪 。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 , 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 , 显露了勃勃生机 , 给人以昂扬之感 。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 , 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 , 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 , 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 , 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 。
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 , 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 , 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 , 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 , 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 。
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 , 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 , 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
赠刘景文古诗全文的意思 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最是橙黄橘绿时 。
荷叶败尽 , 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 , 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 , 你必须记住 , 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古诗二十首 春天的古诗词1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
4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 ,  春光懒困倚微风 。
桃花一簇开无主 ,  可爱深红爱浅红 。
6 《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7 《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  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9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却有晴 。
10 《乌衣巷》——刘禹锡(唐)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