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演讲稿( 三 )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抚养我们,教育我们,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又何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呢?
也许你会说,我很孝顺父母,我将来会挣钱养他们 。可是,你是否知道,我们的父母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孝又是怎样的呢?
《论语为政篇》中有这样的一则: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可是,狗和马都被养着,如果对父母不恭敬,那么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孝敬,孝敬,就这么来的 。何为“敬”?《说文解字》中说:“敬,肃也 。”肃然起敬的“肃”,所以,尊敬、恭敬、敬重,已不仅仅是一种由内心原发的情感,同时又是经过头脑思考的观念和思想 。孟子也说,“恭敬之心,礼也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可以说,“敬”是“爱”的理性化提升 。包括了对自己的约束,严肃和谨慎 。
一位母亲陪着5岁的女儿去游泳,女儿在前面走,她拿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女儿问:“水果带了吗?”“牛奶带了吗?”当女儿得知妈妈带的水果是梨时,哭了起来,非要妈妈回去换她爱吃的水果 。妈妈说她觉得自己不像孩子的妈妈而像孩子的奴隶 。
同学们,父母需要的,不是或许你还隐藏在心底的“爱”,而是一份“敬” 。说一句“谢谢”吧,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 。有个盲女在妈妈生日那天送给妈妈一份礼物:一点一点扎在生日贺卡上的盲文 。妈妈看不懂,请人翻译,那段盲文让她听得泪流满面:“亲爱的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虽然我看不见您,但我永远爱您感谢您——妈妈!”
同学们,当我们接过父母的零用钱的时候,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准备享用父母为我们准备的晚餐时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看到路口焦急等待自己的父母时,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发现为自己掖被子的父母时也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看到父母提醒我们天凉加衣服的时候说一声“谢谢” 。
同学们,请记住——今天用“谢谢”去孝敬你的父母,明天你就能担负起天下的道义,因为——孝行天下!谢谢!

百善孝为先演讲稿


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 。”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天真烂漫的少年,我们一天天长大,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无私而伟大的爱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孝敬父母方面曾涌现过不少令人感动的故事 。黄香温席,则是其中之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小孩,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剩下体弱的父亲和他相依为命 。他知道父亲养育自己的艰辛,就把自己的一片孝心全都献给父亲 。夏天,天气炎热,黄香每天晚上都要先把父亲蚊帐里的蚊子驱走,再用扇子为父亲把床上的凉席扇凉,以使父亲安然入睡 。冬天,天气寒冷,黄香每晚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wù]焐热,以免父亲受凉 。不仅如此,黄香在学业上还十分出色,当时就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