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长恨水长东是那个诗词里的 全部又是怎样的( 二 )


盖世功名将底用 , 从前错怨天公 。
浩歌一曲酒千钟 。
男儿行处是 , 未要论穷通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赏析 自是 人生 长恨水长东 【出处】 五代李煜《乌夜啼》 【原作】[提供] 林花谢了春红 , 太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 , 相留醉 , 几时重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名句赏析】 人生之长恨 , 水之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出处】五代·李煜·《乌夜啼》【原作】[提供]林花谢了春红 , 太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 , 相留醉 , 几时重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名句赏析】人生之长恨 , 水之东流 , 都是自然之理 。
此词通过伤春来抒发自伤身世之感 , 当系降宋后所作 。
这一句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足点总结出一条人生哲理 , 把自然现象与个人感情结合在一起 , 名人语录 , 极其凝练而富于感染力 , 因而往往引起不幸者的共鸣 。
此句以“恨”比作“水” , 将喻体与本体同纳一句之内 , “人生长恨”与“水长东”两“长”相叠 , 音节上顿挫转折 , 奔放中更多沉郁 。
李煜诗词全集长恨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今译] 人生之长恨 , 水之东流 , 都是自然之理 。
[赏析] 此词通过伤春来抒发自伤身世之感 , 当系降宋后所作 。
这一句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足点总结出一条人生哲理 , 把自然现象与个人感情结合在一起 , 极其凝练而富于感染力 , 因而往往引起不幸者的共鸣 。
他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 , 论者以为美中不足在“恰似”两字 , 因为这样点明了反觉得意味很浅 。
此句泯尽比喻之迹 , 笔致更觉深婉 。
[原作] 林花谢了春江 ,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 , 留人醉 , 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的.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什么意思 相见欢 这首词即景抒情 , 通过伤春来抒发亡国亡家之痛.词人将春花凋谢 , 水长东流这类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长恨”相比照 , 实乃历经悲酸所悟 , 正如王国维所说的:“眼界始大 , 感慨遂深”了. 词的上阕写景以暮春时节 , 雨打风吹 , 落红无数 , 春去匆匆 , 喻帝王生活之消散 , 作画之短暂 , 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之心境.首句“林花谢了春红” , 似纯然写景 , 却是景中含情 , “春红” , 既代表着美好季节 , 又代表着美好之色彩.春花不全红 , 红是艳色 , 故以红代表所有春花.如此美好的景物 , 却落得“谢了”之结局 , 情之哀切 ,  不言自明.“了”字作为语助词 , 有完成义 , 是加重语气之口吻 , 既表现林花“完了”的现状 , 又是词人的沉重叹惋.接下去“太匆匆”三字 , 以浅显的口语 , 把自己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的挫折之悲浓缩于其中 , 著一“太”字 , 使前句所唤起的叹惋之情更为强烈.末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句 , 以九字长句 , 直叙林花匆匆谢去之因 , 实乃大自然风雨相摧之故.此句是描述暮春实景之景语 , 也暗喻南唐国亡缘于外力打击 , 是情语.“朝”、“晚”二字 , 是朝朝暮暮之意.“寒雨”的“寒”字 , 点出了“雨”之冷酷.“风”字虽未及“寒” , 但晚来之风 , 又有寒雨相伴 , 其寒不言而喻.朝朝暮暮 , 雨打风吹 , “林花”又如何能不过早尽落呢?寥寥数字 , 不独告知了“春红”落尽之气候原因 , 透出了风风雨雨数量之多 , 对花摧残之久、打击之重 , 且把“无奈”二字写足了.失意人偏遇失意物 , 叹“林花” , 宛然也是自叹了.词的上阕虽然是状客观之景物 , 却借“太匆匆”、“无奈”诸词 , 使句意染上了主观情调. 词的下阕转写对“林花”的眷恋之情 , 暗喻人事 , 抒发了好景不现、失国难复之恨.首句“胭脂泪” , 用拟人手法 , 女子脸抹胭脂 , 泪流过脸即成“胭脂泪”.这是承“林花谢了春红”句 , 语意双关.就花而言指朝暮风雨俱侵 , 雨打落红 , 状如胭脂之泪 , 是艺术联想.就人而言 , 则是流年忧患哀伤 , 泣血成泪.事实上 , 李煜不正是在那“朝来寒雨晚来风”——宋兵纵马挺戟的胁迫下 , 仓皇辞庙的吗?花本无泪 , 此泪 , 当是李煜“以血书者”之泪 , 是他“以我观物 ,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使然.此句虽从杜甫《曲江对雨》诗中“林花着雨胭脂湿”来 , 却凄凉缠绵 , 无迹可求 , 更耐人涵咏.下面接以“相留醉”句 , 缱绻多情.“相留”二字 , 有的版本作“留人” , 究竟花自留 , 花留人 , 抑或人留花?花自不甘凋零 , 落花自欲人恋 , 人自惜怜残英 , 体味词意 , 当皆有之.“醉”字尤传神 , 写出了人花依依如痴似醉的情状.这两句 , 也是对风雨无情 , 美景难再之哀叹 , 所以下文继之以疑问句式 , 提出了“几时重”之问.“几时重” , 是盼重而又知其不可能 , 写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末句是三字短句的紧迫急促之转折 , 一气呵成逼出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九字长叹.在节奏上 , 音节顿挫 , “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字协韵 , 声情合一 , 韵律感强.句式上 , 与前一个九字长句遥遥相应 , 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九字句 , 一波三折 , 凝重而又一往无还 , 如开闸之水 , 汹涌澎湃.章法上 , 与前一个九字句相类 , 同是前面诸句的总结.当无情的风雨如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时 , “相留醉”所表现的情意、“几时重”所流露的冀望 , 便只剩下滔滔一片无尽无休的长恨了.此句气象极为阔大 , 与《虞美人》词结尾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字十分相似 , 都以东流之水来表现悲愁之绵绵无尽 , 都以画面、时空之拓展与延伸 , 展现愁恨之无涯;都以净化了的感情、浓缩了的语言 , 负荷起超过字面含义的更丰富的思想 , 成为千古名句.但此句以“恨”比作“水” , 将喻体与本体同纳一句之内 , “人生长恨”与“水长东”两“长”相叠 , 音节上顿挫转折 , 奔放中更多沉郁.两句各有千秋. 这首词是李煜从自己亡国之痛中提炼出来的人生哲理 , 是他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有情感.但由于其丰富、充实的内涵 , 把个人感情与自然现象熔于一起的艺术表达方式 , 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抽象和高度的概括 , 却使它远远超过了李煜自身情感的樊篱 , 而具有普遍的意义.美人为我落泪 , 泪水由那胭脂芙蓉面上流下 , 也带着几许艳丽和凄然 , 留下来一醉方休吧 , 姑且做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浪子 , 这样美好而伤感的夜晚何日再来啊 , 人生的无奈就像永远向东的河流 , 是无法逆转的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 亡国的君主心中有着太多的痛和悲伤 , 他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和国家的命运慨叹 , 伤感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偏偏什么都做不了 , 只有寄情于诗词 不知道我的一点浅见是否正确 , 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