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月的古诗词( 五 )


——【唐】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1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15、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明】唐寅《把酒对月歌》二、简介(节选):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
赏析: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
赏析:《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
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
作者: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
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
长安年间进士 。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
诗风清淡 。
有《曲江集》 。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
誉为“岭南第一人” 。
3、《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