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创作感想( 三 )


才华满溢天骄种 , 冲霄情 , 耻辱父母宠 。
力拉如虎雕弓 , 出鞘怒剑吼西风 。
今宵明月 , 岂能复与昨宵月同 。
满腔豪情倾意纵 , 展我辈心胸 。
谈困难困难是什么是懦弱者失败时的理由是失败者放弃时的借口困难又算什么只算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只算崇山峻岭中的一支溪流困难又怕什么只要我们气宇轩昂挺胸抬头只要我们激流勇进力争上游今日我颔首明朝我昂头终一天我们会戏数群雄笑傲橘子洲头再看那时谁敌我风流江城子熊熊烈火涅凰凤 , 冰三尺 , 砺蛟龙 。
骤雨疾风 , 幼隼成翔鹰 。
坦途大路出杞荆 。
万里晴 , 自狂风 。
庸马自难千里行 , 可怜花 , 畏寒冰 。
黄牛心定 , 身前赢美名 。
平人勤奋功自成 , 圆今朝 , 冲霄情 。
水调歌头平生几多愁?忍望江东流 。
花落叶瘦清秋 , 大雁去不留 。
黄昏寂寞酒后 , 愁绪尽染眉头 , 痛已如层楼 。
任天长地久 , 此恨何时休?天涯路 , 又怎求 , 归雁河口 , 何时相见任泪流?花落终在根聚 , 孤雁空巢还留 。
南去暂回首 。
山外又青山 , 群山满离愁 。
提供一篇怀古的文章黄鹤楼随想黄鹤楼 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对于它的评价 , 历来都是很高的 。
李白就曾说过 , 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灏题诗在上头 。
能让诗仙却步 , 总得有点儿道理才对 。
但如果单看首联与尾联 , 根本不搭架 。
怎么就能从仙人乘鹤 , 扯上日暮乡关呢? 想起了两个概念:时间、空间 。
黄鹤杳杳 , 仙人已是渺渺难求了 , 而时间的跨度直达千载 , 白云苍狗 , 正是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的苍茫无限 。
这样的无极令人油然而生天地悠悠的感想: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哪里是我的家园?暮色烟波中 , 一切都是那么的迷朦 , 甚至自我的形象 , 也混沌不清 , 茕茕孑然 。
在这样的时空交织之中 , 到哪儿可以找得到“我”安身立命的所在 , 哪儿又是我的心可以栖息的地方? 这样的感叹是极易引起共鸣的 。
最近找了一些中国古诗词来看 , 结果发现 , 关于乡愁的主题几乎满眼都是 。
彼黍离离 , 彼稷之苗是士大夫对家国的悲叹;君子于役 , 不知其期是闺中人对游子的悬念 。
而遍插茱萸的登高者中 , 独少了远方的兄弟 。
君自故乡来 , 应知故乡事 。
问来问去 , 竟只为了故乡的窗前那一翦寒梅;月亮圆了 , 那起舞弄清影的人 , 却说道圆的时候也是离别的时候…… 家是什么?抽象而具体 。
于眼 , 也许是田园中的一抹新绿 , 河岸边绯红的夕阳;于耳 , 也许是驿路上断续的夜雨霖铃 , 荒原上一声苍凉高亢的秦腔;于鼻 , 也许是暮色中的袅袅炊烟 , 新雨过后泥土的芬芳;于舌 , 也许是母亲亲手包的那一顿饺子 , 茉莉花茶略带苦涩的清香 。
六根难净 , 于是 , 开始思乡 。
秋风起 , 莼香鲈肥;归去来兮 , 田园荒芜胡不归?中国人 , 也许是乡土情结最重的 。
这可能和长久形成的封建宗法制度有关 。
以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人 , 人的个体只作为家族的附庸而存在 。
离开了家族 , 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 , 人就如飘飞的秋叶 , 无根的浮萍 , 什么也不是 。
就像孔子说的 , 父母在 , 不远游 。
被这样的古训熏陶着 , 离家远行 , 在心灵上便造成了一种负罪感 。
这样的负罪感加重了对故乡的思念 , 从而使乡愁普遍化 , 也更加扩大了由此而生的联想 , 包括将家国相连的概念 。
说到这儿 , 想起了两个人 , 王国维、辜鸿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