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三 )


没有下属可问 , 于是我问了HW 。他说我花太多的时间在一些一点都不重要但用于获取心灵上的慰藉的事情上 , 比如抱怨他没有准时calling等等 。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个矩阵 , 重要而不紧急的 , 如我的一些小事;不重要而紧急的 , 如上厕所;重要而紧急的 , 如马上要见的重要客户;不重要而不紧急的 , 如规划下个周末的活动等等 。这对我略有启发 , 有的时候只是觉得有些事情明知道是在浪费时间 , 但又不能放手 , 比如情感上的时间消耗 。都用即时的效果来衡量是否浪费时间 , 是不是太功利了呢?
什么才是产生效果的?要怎样衡量效果的大小?是短期的效果还是长期的效果?很多问题 。
3.我们通常总是容易过高地估计(而不是低估)自己的重要性 , 总认为许多事情只有自己来干才行 。
我在这点上特别容易走极端 。我或是认为这件事情非要我来做才可 , 或是认为这件事情没有我会更好 。世界没有了谁都一样地转 , 历史成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成就了历史 。
4.立志作贡献的管理者确会将自己狭窄的领域与整体联系在一起 。
刘老师在IMBA课程上面说了一句话我特别印象深刻 , 他说 , “你做了 , 但你没有记下来等于你没有做” 。可惜有些人擅长于做 , 有些人擅长于记 。知识工作者必须两样都行 , 不但精通于自己的领域 , 而且学会让别人了解自己在做什么 。在项目管理中也有这种情况 , 尽管组织里的每个人并不是都参与到某个项目中来 , 但是让每个人都了解这个项目在做什么 , 有什么用 , 对项目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后感]有感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所属栏目: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后感
以前看书总喜欢十分随性的在书上胡乱的标注 , 可能写上几句评价 , 也可能是将喜欢的字句抄上两行 , 更或许是兴致所至随意涂鸦 。总之 , 看过以后的书基本是厚度和重量都会增加 。这次中心送我们新生的是一本德鲁克的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 , 细细想来确是MBA教育中心老师的一番苦心 , 不希望辜负老师的良苦用心 , 自然应当多读上几遍才是 。几年工作下来 , 已然是完全学会了用计算机写东西 , 要动笔写3000字的文章还真得下点功夫 。翻完开篇张瑞敏等几位成功人士为本书作的序 , 基本上对书中内容有了大概的一知半解 , 还真有一种迫切希望读完他的并探其究竟的冲动 。不禁想到“好书是一定吸引人的 , 给人以阅读它的渴望” 。所以 , 这样的好书又怎能错过 。不过 , 在文字的开头还是想声明几点 。其一 , 肯定不会是因为要交读书笔记而读书 , 读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进步” , 因为“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但上交读书笔记对促进读书的确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其二 , 这份读书笔记因为最终要体现为一份手抄版的材料 , 为了让自己的文字显得“卓有成效” , 所以这篇读书笔记不打底稿 , 彻底的写一篇“想到哪里 , 写到哪里”的读后感;其三 , 文字的顺序不刻意编排 , 以自己想到某处的一个话题为大体上的段落结构 。总之 , 希望自己的这些文字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去总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读书收获 , 也不枉费MBA教育中心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 。第一部分 读罢前言后有感于“行”、“知”和“案例教学”读罢前言 , 感觉众多对本书的评价和推荐 , 更多的集中于对“有效性”的评价 。从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评价 , 到如何教人去学会“卓有成效” , 各方面的论述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 但亦发现 , 透过别人的评价和德鲁克自己的前言可以看到德鲁克十分注重“行”与“知”的结合 , 如文中所言“德鲁克一直以‘社会生态学家’自居 , 一辈子做他所教 , 教他所做 , 教做如一 , 称得上是‘经营管理先生’” 。一个人 , 终其一生 , 将自己的切身实践和若干理论结合起来 , 将任何理论和知识的归结点和验证点定位于实践 , 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 , 舍“卓有成效”还有谁?谈及实践 , 既“行”的重要性 , 文中我用笔勾注 , 并抄写一遍于一旁的几句话应是最好的例证 。原文如是说:“管理者不是天生的 , 只是由于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 , 莫名的自己也想到了一句话“男人是磨练出来的 , 成功的男人更是如此” 。所以 , 成功的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 。另一方面 , 几位本书的推荐人几乎都对本书的写作做方式大加赞赏 , 因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是通篇理论知识的堆砌 , 而是引用了若干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想想 , 这不就是案例教学法吗?记得有一本书专门解读哈佛的MBA教育 , 大意是哈佛的MBA教学引入了法律学科的案例分析法 , 一个哈佛的MBA学生在其两年的MBA生涯中要学习大约600个系统的公司案例 , 这些案例含盖了公司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 , 当哈佛的MBA毕业生经过了这600个案例的系统训练 , 在公司的具体操作中也基本不会出现他们尚未遇到的情况 , 通过这样鲜活的案例教育 , 而非纯理论的灌输 , 哈佛的MBA自然优秀 。回忆起自己工作五年来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 一直为自己在《演讲与口才》上发表的文章而自豪 , 文章的好源于何处 , 我想也主要是因为文章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案例来说话 , 因为真实 , 所以生动 。不知道我们华电的MBA课程中 , 案例究竟占了多少 , 但从主观上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去主动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训练 。第二部分 有感于“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文中反复提及了一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天生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无天生的统一标准 , 而是如文中所言 , 高矮胖瘦、趣味风雅、忧虑爽朗各个不相同 。但他们无不是通过实践中的历练而变得卓有成效 。以前参加某次培训 , 老师告之我们一帮学员 , 引用或是学习别人的东西 , 要学会“引”、“评”、“析” , 如此一来 , “舶来品”才能为我所用 。在书中第一章的末尾德鲁克对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给出了一个系统的归纳 , 看完这几点不禁觉得和书中某处有些意义上的相似 , 翻回前页才发现原来本书的写作结构就是依据这几点而来 。顿时 , 更觉得这几段文字的重要与精彩 , 所以还是先“引”为快 。现摘原文如下:下面五项是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 , 他们会有系统的工作 , 来善用这些有限地时间 。2.有效地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 , 而是为成果而工作 。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 , 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 , 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3.有效地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 , 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 。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 , 做他们想做的事 。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 , 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 , 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 , 如果能有优秀的成效 , 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 。他们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 , 而且坚守优先次序 。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 , 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 , 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 , 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例和次序问题 。也就是如何按照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 。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 , 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 , 他们绝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 。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 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塑料并不多 , 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 。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 ,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以上这些就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 , 也是本书的主题 。上面的文字无疑为我们这些年轻的MBA提出了几项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标准 。从时间规划 , 扬长避短 , 集中优势力量等几个方面为我们如何培养卓有成效的思维习惯提供了若干参考 。如同美国总经理协会对通才式总经理提出的“堪为全体职工的模范、孚众望、能合群”、“品德高尚、见识广博、工作勤奋、基本功过硬” , “头脑灵活、对时代有预见性的洞察力”等若干条标准 。入学之初的我们每每总是在谈自己的困惑 , 其实我倒是认为我们不妨把若干的困惑和迷茫暂且放置 , 回头来审视自己 , 如果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那么我们距离德鲁克所提出的思维习惯和美国总经理协会对通才式总经理所提出的标准还有多大的距离呢?又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呢?其实 , 我倒是只想说:“忘记所有的困惑 , 看准标杆 , 一直向它跑去” , 这或许就是答案!第三部分 有感于“时间管理”本书的第二章题目叫做“掌握自己的时间” , 读完该章的文字 , 着实为自己庆幸 , 庆幸自己及时的看到了这样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论述 , 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字作为提醒和督促 , 或许自己还真的意识不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 也或许还会继续在不知不觉中浪费若干自己认为并未浪费的时间 。在惊醒的同时 , 自然想到在两年的华电学习中 , 自己一定要合理的规划时间 , 抛开若干不必要和毫无意义的事情 , 把时间系统的规划为几个重要的模块 , 合理利用这种非可再生资源 , 真正的在时间利用上实现卓有成效 。现实的时事情可能就在眼前 , 如何协调好学校开的专业课 , 以及自己希望看的若干书籍 , 并抓好英语的学习 , 与此同时还希望能做好联合会的工作等 , 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 而要做的事情却是无限多的 , 于是我想有必要利用德鲁克给出的方法 , 将闲散的时间集中在一起 , 再集中精力来完成某一项重要任务 。比如可以通过协调将若干的会议集中在一天之内 , 将英语的学习平均分布在某个时间段 , 将看某书的时间集中在能发挥最大优势的一个时间段 。同时 , 辅以时间界限规划 , 我认为这样的系统整理一定会比没有规划而随意的安排时间有效率的多 。我想在开学的一周内 , 自己确实有必要集中半天或几个小时的时间为自己出台一个时间计划 , 就暂且把计划出台的最后期限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吧!看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想不仅给予我的是系统思维的训练 , 另一方面 , 文章的若干小案例也给人以巨大的启发 , 其中在“时间管理”这一章节中就有几个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其一 , 是某财务经理为解决会议效率的问题 , 最后提出“要求所以有会议发言和参与讨论的人必须参加 , 其他的人员则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列席 , 同时将会议信息充分传达给每一个有必要了解的人” 。如此一来会议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二 , 是某银行总裁为有效的管理时间 , 将会议、讨论、接待统统安排到周一和周五 , 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