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年终工作总结( 四 )


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 。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 。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 。
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 。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 。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 。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 。
2、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 。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 。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
3、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 。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 。
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集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 。我先后参与编写了《小学数学活动课读本》《小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开放题精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