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六 )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和诚心 。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生的嫩苗 , 需要老师的呵护与培养 。老师要像母亲一样 , 倾注全部的爱 , 关怀孩子们的成长 , 这种爱是无私的 , 每当孩子在生活中或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 , 我们都应感到非常的高兴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 , 都需要母亲般的关爱 , 在幼教工作中只有将幼儿园的孩子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 , 关心他们 , 这样幼儿的身心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所以 , 爱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 是一种宽容和体贴 , 是一种责任和追求 , 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
耐心 , 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时要有耐心 。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很多事情都要反反复复 , 不厌其烦的去教育、引导他们 。他们才能接受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 , 不要随地丢垃圾 , 上课有事要举手说话等等 , 单单一遍他们是不会记住的 , 接受的 。只有天天讲 , 天天说 , 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
细心 , 幼儿教师的观察一定要细心 , 每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与性格 , 教师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实施不同的引导方式 。对于性格内向的小朋友要不断的鼓励他们 , 这样他们才能放开自己 。对于活泼调皮的孩子需要老师随时提醒 , 他们才能管好自己 , 做自己该做的 。
恒心 , 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知识 , 可以提高他的智商 , 受到良好的品行训练 , 可以培养他的情商 。科学合理的常规教育 , 是幼儿获得情商的重要途径 , 再加之持之以恒的常规培养和训练 , 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
实践证明:一个好习惯助你一生发展 。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 , 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 。内容有自理能力、良好行为 , 交往与合作等 。从如何吃饭、入厕 , 到自己正确地穿脱衣服鞋子;从坐享其成的“小皇帝”到主动关注他人;从互相帮助到共同分享 。需要教师反复地激发、引导、鼓励 , 不厌其烦地督促、训练 , 把琐碎的工作做好 , 把每一个细节做精 。
诚心 , 有的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对幼儿园工作的不了解 , 有时会对老师产生误会 。老师就要有“忍辱负重”的心态 , 以大局为重 , 向家长做好解释 , 用热情地态度 , 扎实地工作 ,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家长 , 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去年 , 我教的一个班一个幼儿上课时被另一个孩子撞倒了 , 胳膊上擦破了点皮 。放学后 , 我及时和家长取得了沟通 , 做了自我批评 , 向家长做了详细的解释 , 家长尽管心疼孩子 , 但也没说什么 。后来听别的老师说 , 这位家长特厉害 , 前年他的孩子脸上被其他小朋友抓了个指印 , 她大闹了一场 , 还把当时的任课老师告到了园长那里 。因些 , 要以一颗诚心 , 及时和家长取得沟通 , 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