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介绍几本古诗词写作入门的书籍!!!( 二 )


【求介绍几本古诗词写作入门的书籍!!!】

动机至于动机,往往发于心,不论得不得志,感不感悟,景语如何?都是灵感 。
灵感来你于大自然的关系 。
似乎是大脑的共振,似乎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你恰巧把握住了,成为了输出的适配器 。
于是,溢流出来 。
技巧技巧不好说,各种关于写作,创作,评论的文章太多了 。
技巧也许就像一个赤身裸体的孩子一样,纵然你有赤子之心,也需要穿衣打扮 。
看看身边的朋友,穿衣服,发型,搭配就是他个人修养的具体表现 。
方法不具体谈,我也谈不好,个人创作能力有限,还是一位算是刚刚入门的小学生 。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读、多练、多用心动脑劲 。
像这些古汉语词典、康熙字典、诗词格律、各种各样关于古典文学和艺术审美的文集,需入迷着魔最好 。
当语境和体会能使自己全景带入到过去作者的身上时,甚至做梦也在想他,就会有体会了 。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高中语文怎么学1.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
”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 。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
2.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
3. 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
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 。
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 。
声律启蒙对古典诗词创作的用处!声律知识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
因为诗歌在古代大部分都是可以唱的,和我们现在的歌词差不多,所以必须要求朗朗上口 。
并且,即使不唱,也要读的抑扬顿挫,所以十分重要 。
如果想学习诗词创作,那么必须懂得声律知识 。
否则的话,在句子中出现某些不合律的地方,让行家看到,会指斥为硬伤 。
并且,只有掌握声律知识,作品才顺畅,读起来达到外在的音节和谐 。
当然,在我们现在,因为许多字词的读音已经发生变化,如果不是做出很专业的颇有古风的诗歌,对于声律问题,没有必要太计较 。
关于古典诗词写作及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 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 。
”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自豪三分遗憾 。
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出口似乎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是地道的国货,是真正“由中国 制造”的 文化产品,所以更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它本来不是为出口而生产的,若不经过这样或那样的包装或改装,能 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吗?除非全世界人民都学通了古汉语,自己能欣赏并主动进口原装的中国古典诗歌 。
国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民族文化产品在翻译和外传的过程中遭遇丢失和变形,可是,他们接受和欣赏起外来文化产品往往轻松自如地“拿来”,很少操心它是原装还是改装 。
莎士比亚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人谈起莎士比亚好像谈论老朋友一样,全然不操心那是在中国和汉语中几经变形的莎士比亚 。
变形即是新生!是啊,变形有什么关系?莎士比亚于1616年在英国死去,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投胎转世,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