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如何写?( 二 )


理解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使学生懂得下雨前出现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的原因 。
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录音、动物剪纸、头饰、篮子 。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刚刚那节课我们学习了16课的生字词 。现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
2、(复习生字词)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我们玩摘苹果游戏 。
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 放回词语中认读 开火车读 出示难读的词语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下雨了”,齐读 。再加上“要”字,让学生齐读课题,区分“下雨了”和“要下雨了” 。
那“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
生:不一样,下雨了是已经下雨了,要下雨了只是快下雨了,还没有下 。
有一天,小白兔上山割草,正好赶上要下雨了,可小白兔却不知道,那他最后是否被雨淋湿了呢?我们还是来看看课文吧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要”字,区分雨前和雨中,以免学生对文本的时间误解,为新课做好铺垫 。
三、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读书有三不?不加字 不漏字 不错字
2、点评朗读,思考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打上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圈圈、画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形成故事意象,为讲解课文做好铺垫 。
3、同学们汇报:(小白兔上山割草都遇到了谁?)
四、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师: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之间都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一下课文 。首先大家来读第一自然段 。看看小白兔上山割草感觉到什么?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
指名读第一段 。这时小白兔有什么感觉?(出示卡片“闷”)强调读音(多音字)一颗心成天被关在门里,孤零零一个人,能不闷吗 。而我们感觉有些喘不上来气,就会觉得闷 。
小白兔为什么会感觉到闷?小白兔此时知道要下雨了吗?那有谁会告诉他呢?请大家来看下两个自然段 。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字词“闷”,揭示要下雨了 。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多音字“闷”,将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 。
2、 指导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
(1)出示(小白兔看到了谁?他们分别说了些什么?你能画出来吗?通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读小黑板上的问题后,分组练习朗读并讨论 。)
提问:小白兔看到了谁?(燕子)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补充提问:燕子为低飞在做什么?虫子为什么飞得低?(板书:燕子低飞忙捉虫)
设计意图:通过逐层深入的提问,突破教学难点,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