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后感( 五 )


罗邺的“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温宪的“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赵嘏的“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这些伤心失意的诗句从由缘起?一切都是科学制度留下的祸害 。科举制,本质上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兼并文学和政治 。经前人对选拔官员的弊端逐渐深入认识并加以改进,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并一直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才真正被废除 。
尽管科举制度在早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中后期已是弊多利少 。有过对范进、孔乙己的了解,我们能深知,在这层乌云的笼罩下,人心被污浊,出现人心惶惶;官场手段更是俗不可耐,人也因此变得圆滑世故 。原先湛蓝的天空不再清澈 。当时,科举得失已成为一种牵连着家庭、亲族、故乡、姓氏荣辱的重大社会命题,远不只是个人的事了 。新科进士与落榜下第者社会待遇的巨大反差;报考者不中举而终生滞留京城复考,到死前都无法与妻儿再相见,最后只能郁郁而终……科举制度也有人性化的一方面,应试者可通过他荐和自荐的方式来应考,但其间也会受到大量的阴暗伎俩 。
不仅考生的人格被科举制度的毒气变得扭曲变形,而且就连考官也成了科举制罪孽的承受者 。多数考官都被官场这边的权力给压倒,否则就会遭遇被贬、被调任等冤屈待遇 。但他们也有属于自身的利益,在社会声誉之高简直无与伦比,并且能受到进士的隆重的拜谢和终生性的报答,甚至以死相报 。中国文化注重细节,而把这种习惯用在考试上,因此酿成了千万个经历科举制度的考生的悲剧 。考官往往通过小笔误来否定考生的整体文化程度,同时,他们也受到影响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里磨难 。
然而,科举考试的彻底败落,在于他的考试内容 。特别是到了八股文的出现,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毁士子的创新精神,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出大量废物,以科举制度来抵拒着商业文明 。在我看来,这不过又是一场时代的悲剧 。
在《山居笔记》中,记忆颇深的是《十万进士》这一章 。回首这一千三百多年中国走过的泥泞之路,我仿佛听到考生进京赶考时悠长的马蹄声,掀起滚滚红尘……

山居笔记读后感


近几天,有幸读到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感想颇多 。按照我原来的读书习惯,因为是余先生的著作,我虔诚的在读之前,就做好了做笔记的准备——新笔记 。准备把丰富的词语、精彩的语句、段落记录下来,算作是读书笔记吧!可是,读来让我大失所望,不要说华丽的辞藻,精彩的段落,就是连一两个不常用的、生僻的字也没有看到 。一句句读来又感觉到缺少哪一个字,都表达不出作者想要说的意思,甚至换一个相近的词语,都要使句子表达的不够精准、深刻 。——这就是大家的为文之道吗?朴实无华中渗透着华美 。从这部著作中我看到只要有三年级的识字水平就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只要思想深刻、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