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不杀刘邦(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二 )


此时项羽驻军戏水西岸 , 沛公刘邦驻军霸上 , 双方还没有会见的时候 , 刘邦内部出现叛徒——沛公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打小报告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 , 任命秦的亡国之君子婴为丞相 , 所得到秦的很多珍宝据为己有了 。”项羽更是怒不可谒 , 刘邦不仅老实不客气的抢夺他血战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 , 而且还要任命秦的亡国之君当丞相 , 他的祖父叔父都死于秦人之手 , 项氏与秦有着切齿的仇恨 , 他恨不能即刻杀秦王以报仇泄愤 , 盛怒之下的项羽下令动员犒赏三军要在明天早上向沛公刘邦的驻军发起攻击 。
这时候刘项的力量悬殊 , 项羽有可战军队四十万 , 四十万士气高扬的得胜之师 , 刘邦的区区十万之众岂是对手 , 项军驻扎在新丰鸿门待命 , 只要项羽的下令 , 毫无悬念 , 刘邦必败无疑 。
项羽的头号智囊范增也乘机劝项羽说:“刘邦一向是个贪财好色之徒 , 但是进入关中以后却一反常态 , 既没有霸占一个良家妇女 , 也没有索取财物 , 看来他的志向不限于是金钱和美女 , 野心可谓不小啊!另外我派人观察他的云气 , 呈龙虎气象 , 五彩斑斓 , 这是非常吉祥的 , 是要成为天子的征兆 , 所以趁早除掉这个心头大患 , 以免以后来跟我们争天下 , 现在正是灭掉刘邦的天赐良机 。”这更加坚定了项羽消灭刘邦的决心 。
楚国历来信任宗族和重用家族内部成员 , 项氏世代楚将 , 到此时项羽延续着这样的传统 , 他最信任的人还是他家族内部的成员 , 他的堂叔项伯现为左伊 , 做出攻击刘邦的决定他自然是第一个知道 。他想到张良还在刘邦的军中 , 他与张良有过命的交情 , 他清楚刘项两军力量的悬殊 , 一旦开战 , 毫无疑问刘邦必败 , 到时候玉石俱焚 , 张良势必跟着陪葬 , 他不忍心自己的朋友白白的送死 。于是义气为重的项伯连夜潜入刘邦的军营 , 与张良秘密的会见 , 劝张良迅速离开 , 不要为刘邦陪葬 。张良得到这个消息吃了一惊 , 他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 他说:“我受韩王派遣来辅佐沛公 , 沛公现在有难我岂能就这样一走了之 , 我必须去报告沛公!”
张良进入刘邦的军帐 , 将项伯所说的情况如实的报告了刘邦 , 刘邦坐享胜利果实很是高兴了一阵子 , 轻而易举的拿下了秦都咸阳 , 占据关中 , 函谷关易守难攻 , 秦人据险而守 , 因此成就霸业 , 一统天下 , 实在是帝王之资 , 于是野心开始了膨胀了 , 但是还没等他称王 , 项羽四十万大军即将来兴师问罪 , 自己区区的十万人马还不够项羽大军垫牙缝 。现在共同的敌人已经被消灭了 , 昔日的友军将要变成了主要的对手 , 这意味着一场决定由谁来主宰这个天下的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但是现在自己处于绝对的劣势 , 一战即可全军覆没 , 再也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 , 所以当他得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 , 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 只好问计与张良 。
张良:谁建议主公派兵把守函谷关的?
刘邦:我一时糊涂 , 听信了一个见识短浅的书呆子的话 。
张良:那您觉得以我们现在的势力能与项羽一战吗?
刘邦沉默了一会:打不过啊 , 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张良说:现在我就去告诉项伯 , 说这完全是误会 , 您根本就没有背叛项羽的意思 。
刘邦:您与项伯交情如何?
张良:在先秦时 , 项伯杀了人 , 是我救了他 。
刘邦:你与项伯谁年长?
张良:项伯年长 。
刘邦:请你替我请项伯来 , 我要与他结拜为兄弟!
于是张良请项伯来 , 刘邦殷勤的奉承项伯 , 举杯为项伯祝寿 , 完全放下了身段 , 对项伯恭恭敬敬 , 这是流氓出身的刘邦从来没过的 。平时刘邦不改他当流氓时候的脾性 , 痞气十足 , 句句不离粗鲁的脏字 , 张口老子闭口竖子 , 但是今天他却变得温良恭俭让 , 立刻就跟项伯套上了近乎 , 本来项伯跟刘邦根本谈不上什么交情 , 甚至还存有几分敌意 , 但是经过一番忽悠 , 很快项伯就觉得刘邦是个谦恭实诚的君子 , 一下觉得刘邦变得不再陌生 , 对他的敌意全消 , 似乎刘邦是他的老熟人 , 连刘邦提出跟他结为儿女亲家他也同意了 。同时刘邦一再解释说:“我自入关以来 , 没有一点私心 , 对秦国的财宝没有要据为己有的意思 , 一切财物我都派人清点封存于库中 , 日夜恭候项羽将军的到来 。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 , 您想现在正值天下大乱 , 派兵把守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 劳您向项羽将军转达我的忠城 , 说我刘邦绝不敢背叛项将军!“项伯很高兴 , 自然很痛快的答应了 , 并给他的“亲家”出主意说:“你最好明天一早来军中认了错 。”刘邦自然恭敬百思特网的接受了他的建议 , 并且恭送他出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