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会议总结( 六 )


在亚硫酸法流程中,通常还用磷酸作辅助清净剂 。它与石灰作用形成絮凝状的沉淀 。它对部分非糖物和色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制糖工业界普遍认为,混合汁中含有效五氧化二磷300~400ppm,清净可获良好的效果 。
近十年来,糖厂广泛使用一种能起絮凝作用的人工合成的聚合电解质,又称絮凝剂 。它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常用的有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在200万到2000万左右 。它的用量极少,几个ppm便足以促使粒子聚成粗大的絮状团粒,加速沉降及过滤 。
在亚硫酸法流程的基础上,应用絮凝剂,利用蔗汁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析出胶体、色素和部分无机盐,采用以气浮分离技术先使凝聚的粒子上浮而除去大部分非糖物,然后将它的碱性清汁用磷酸中和后入沉降器的新工艺 。所得清净汁的色值比原亚硫酸法降低30~40%,从而提高白砂糖质量 。利用气浮分离技术,对亚硫酸法糖浆进行清净处理,同样可达到改善糖浆质量,提高白砂糖质量的目的 。
石灰法
以石灰为主要清净剂 。将混合汁预灰至pH6.4,加热至60℃,然后加灰中和至pH7.6~8.0,再加热至100~102℃,入沉降器分离出清净汁与泥汁 。泥汁过滤得滤清汁与清净汁混合,经多效蒸发得糖浆以供结晶用 。
石灰法流程简单,设备少,只靠加灰中和蔗汁生成较少量的沉淀物与加热的凝聚作用,清净过程除去的非糖物和色素较少,适用于生产粗糖 。
碳酸法
以石灰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清净剂的蔗汁清净法 。其工艺流程(图3)为:混合汁经一次加热、预灰,然后在加入过量的石灰乳的同时通入二氧化碳进行一次碳酸饱充,使产生大量钙盐沉淀,随即加热、过滤得一碳清汁,再经第二次碳酸饱充,然后加热、过滤,得二碳清汁,又经硫熏、加热、蒸发成糖浆 。然后进行硫漂使pH降至5.8~6.4,供结晶之用 。
甘蔗制糖图册
碳酸法工艺原理主要是利用一碳饱充过程反应生成的大量碳酸钙粒子对胶体、色素及其他非糖分的良好吸附作用,达到降低色值和提高清汁纯度的目的 。但由于蔗汁含还原糖较多,为了避免在高温,强碱条件下分解,一碳加石灰量为蔗汁的1.5~2.0%,一碳适宜的pH为10.5~11,相当于0.03~0.05克CaO/100ml的饱充碱度 。随后的二碳饱充控制pH为8.0~8.4 。二碳饱充是通过进入CO2,尽可能完全地沉淀溶解在一碳清汁中的石灰和钙盐,并吸附部分杂质和色素,进一步提高清净汁的质量 。
二碳清汁通入SO2,是使清汁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蒸发成糖浆,以避免还原糖的破坏而增加色值,同时糖浆粘度也得到降低 。这一工艺作用不能以在二碳饱充时通入过量的CO2来达到,因为这样会增加钙盐含量和影响清净效果 。
碳酸法糖厂均备有石灰窑,石灰石在窑中煅烧产生的CO2和CaO供该法生产工艺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