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卷分析( 四 )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 。
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 。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 。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 。
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加题目、画中心句、加标点符号、解释词语这几道题答的还算可以 。
而对句子的理解虽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贴切;有的学生根本不答 。
反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 。
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
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自拟题目,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 。
但是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 。
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 。
三、整改意见 1、建议语文教师要严格执行本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
2、按照语文教材的使用说明,不仅要抓好主体课文教学,更要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好导读和预习提示 。
平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阅读课和习作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
3、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深入钻研、开发、使用教材;要有灵性、悟性和耐性,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 。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学在重视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的同时,要积极向课外阅读拓展,并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增加学生积累的广度;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好书,帮助学生拓宽积累的途径 。
4、素质成于习惯中 。
没有培养过程,就没有教育结果 。
教师一定要重视给学生创设各种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某些环节上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发现语言的规律,培养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语文独立阅读和自能作文的能力 。
四、反思与前瞻 纵观语文试卷,我们感到: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教师没有站在系统性的教学高度来审视 。
在阅读教学中就文解文,教师重“教”不重“导”(教材选学内容中带“*”或“△”的训练,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走过场态度,视而不见,见而不问),学生所学知识不整合,缺乏促进继续学习的能力 。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 。
试卷分析范例 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中,我语文得了88分 。
之后,我分析了试卷,发现试卷中有许多不应该犯的错误,并且这些问题正好与我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吻合 。
试卷中暴露出我的几大问题:第一,是写近义词不够贴切,譬如“纤弱”的近义词,我写成了“微弱”,这就偏离了本意 。
第二,是课文填空,句子后面缀词不够准 。
这道题反映出平时我背诵或朗读课文时,含糊其辞,笼笼统统的读过去了,所以考试时,就没有把握 。
第三,是阅读理解中的课内外阅读 。
此项我失了将近一半的分 。
在要求我们写明文中段落的出处时,我忘记加书名号,显露出了平时我对于标点符号的用法漠不关心 。
在概括段落大意方面,我也格外的薄弱 。
不仅如此,不认真审题、不听老师的告诫(拿到一篇文章,要先标示出自然段),使我吃了大亏 。
题目中要求我们概括第二自然段意思,而因为没标明自然段,我就错写成了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
这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接下来,是古诗词的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