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大全( 六 )


中国古诗都有什么“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分别都有什...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唯心主义翻开任何一本关于中国古诗的评论就可以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古诗有两大流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
其实,不光是古诗,其他文学也是有同样的两派 。
具体划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人,或者确切点说的话是外国人而不是诗人本人,因为他们本人并没有这种意识,他们之所以没有这种意识是因为他们所过的生活和他们所受思想的影响 。
在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有儒、道、释三派,具体体现到中国的古诗中也是这样的 。
中国的古诗也可分为儒、道、释三派,用现在的叫法就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唯心主义 。
如果按这样划分的话,屈原、陶渊明、李白等应该属于道派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要说一下中国的道派,道派的主要思想是“道法自然“ 。
与其说道法自然,到不如说是我行我素 。
其实,他们是看不惯现实,但是他们又不愿意自己去积极的参与改变现实 。
在这里,把屈原也归在里面是有点委屈他了,他有点被迫的意味,但是,人家并没有要他寻死的意思 。
不是现实容不下他们,而是他们从不下现实 。
所以,我们看看的他们不是关心社会,充满激情,安分守己,而是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空闲空想 。
例如: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名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欢,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而韩愈、杜甫、陆游等是儒派的 。
其实,在中国的古代,儒派和道派就像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一样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思想 。
和道派不同的是,儒派更关注的是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现实 。
假如人人都像道派那样的话,社会就很难进步的 。
因为自然界一直遵守的都是自然的法则,但是也正如预期的那样自然一直都是自然 。
野兽遵守的是自然,所以野兽还是野兽 。
现在西方人的达儿文主义,其实也就是自然法则,之所以到现在才提出来,说明他们的落后 。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提的不他还完善 。
唐朝的诗人刘禹锡:天之道在自然,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
在这里我们看到,自然法则只使用于自然,遵守的是弱肉强食,而人类使用的是法制,遵守的是是非曲直 。
那么如果说道派关注的是自然的话,儒派关注的是社会 。
下面是一个例子: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乙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
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
还有一派释派,就是佛教的 。
这一派似乎是不被重视的,因为很少人能够去注意他们,而他们也是不愿意让别人过多的去注意他们的,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特别在中国的古诗中是有很大的分量的,这在古诗中是能够体现出来的 。
比如李白的诗中就有好多描写这些人的,他的好多朋友都和尚 。
苏轼就经常同和尚交往,他的诗中也有好多 。
但是有趣的是释派的诗人在中国古诗中似乎是没有地位的,当我们翻开唐诗的时候,里面没有一首是和尚做的 。
在我们旅游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另外一种情况,好多的名山大川,古庙名刹都是因为有禅诗而让人留恋和无尽的回味 。
下面就举一个例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
这是一个叫神秀的和尚写的,而另一个叫慧能的和尚写到:菩提本无树,明镜并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读诗的第六境界我们在读古诗是的时候,由于水平的不同,每个人所达到的境界也是不同的 。
我们知道王国维把读古诗划分为三个境界,而冯友兰则把人的思想划分为四个境界,而我在这里则要把它划分为六个境界 。
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人类的第六感觉,我觉得人们在读诗的时候同样也会有第六感觉的 。
所谓第一境界就是认识知道而已,对于它是什么意思就不得而知了,就好像认识一个人但不知道他的性格一样 。
第二境界就是已经熟悉了它的意思,但是却不知道它的背景,不知道为什么诗人会在这个时候作这首诗 。
第三境界就是熟悉了诗也熟悉了诗人,并且还熟悉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这个时候,我们读诗的时候就会理解诗人的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