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鲜花》配乐诗朗诵( 五 )


诗一开头先点出题目中春、江、月三字,但诗人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就已把大海包括进来了 。
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乃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 。
诗人在这里不用升起的“升”字,而用生长的“生”字,一字之别,另有一番意味 。
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平时习见的景色,比较平淡 。
“明月共潮生”,就渗入诗人主观的想象,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姊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 。
这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 。
三四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是水波溢满的样子 。
江海相通,春潮涣涣,月光随着海潮涌进江来,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随到哪里,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的闪耀呢?接下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这四句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他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 。
“芳甸”,就是生满鲜花的郊野 。
“霰”,是雪珠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是说江水绕着生满鲜花的郊野曲折流过,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 。
“空里流霜不觉飞”,因为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反而不能察觉了 。
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好像雪一样,所以说“流霜” 。
“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 。
一句写天上,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色,仿佛被净化了似的 。
从这样的境界,很自然地会想到深邃的人生哲理,所以第三段接着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天一色,连一粒微尘也看不见,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在空中,显得更加明亮 。
在江边是谁第一个见到这轮明月呢?这江月又是哪一年开始把她的光辉投向人间的呢?这是一个天真稚气的问,是一个永无答案的谜 。
自从张若虚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李白、苏轼也发出过类似的疑问 。
李白说:“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把酒问月》)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水调歌头》)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而几乎是在探索宇宙的开始,追溯人生的开端了 。
第四段由疑问转为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可是总没等到 。
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什么时候才把她期待的人送来呢?诗人这番想象是从“孤月轮”的“孤”字生发出来的,由月的孤单联想到月的期待,再由月的期待一跳跳到思妇的期待上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浦,水口,江水分岔的地方,也就是江行分手的地方 。
白云一片悠悠飘去,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浦口,青绿的枫叶点缀其间,更增添了许多愁绪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呢?那家中的思妇又是在哪座楼上想念着他呢?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同一种离愁别绪,从两方面落笔,颇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
从第六段以下专就思妇方面来写 。
曹植的《七哀》诗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
”张若虚化用这几句的意思,对月光作了更细致的描写:“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那美好的月光似乎有意和思妇作伴,总在她的闺楼上徘徊着不肯离去,想必已照上她的梳妆台了 。
月光照在门帘上,卷也卷不去;照在衣砧上,拂了却又来 。
她是那样的依人,却又那样的恼人,使思妇无法忘记在这同一轮明月之下的远方的亲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一轮明月同照两地,就和我想念你一样,你一定也在望着明月想念我 。
有明月像镜子似地悬在中间,我们互相望着,但彼此的呼唤是听不到的 。
我愿随着月光投入你的怀抱,但我们相距太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