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花雨”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六 )


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 。
”(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
”(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
”(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
另外,借雨起兴抒情的诗也不少 。
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诗?郑风?风雨》)原是写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情景,现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会清明的状况 。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滨,秋风劲吹,荷花竞发,景色颇佳;而千村万户,野蔓满墙,笼罩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
描写桃花的古诗 1、《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唐代: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
2、《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
3、《春游湖》宋代: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
译文: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
4、《桃花》唐代: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
译文: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
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5、《晚桃花》唐代: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
译文: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 。
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 。
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 。
...
古人赞美桃花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诗经李还有一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