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团活动总结( 二 )


考生只要能弄懂诗词的内容,答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
二、经典试题例1:下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A、这首词是写诗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
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像,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
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表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
思维启迪: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诗歌中思想感情的理解 。
苏轼之词感情蕴蓄丰富,有潇洒,有伤感,有苦闷,有慰藉,呈现多元的色彩 。
但全词总体上是一种豪放旷达,而非伤感压抑 。
因而,A项是错误的 。
例2、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 词 天净沙●秋思刘禹锡 马致远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我言秋日胜春朝 。
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便引诗情到碧霄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 。
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
思维启迪: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秋词》、《天净沙●秋思》两篇作品的比较赏析能力,比较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要紧扣住文眼词和运用某些修辞手法的词语,如“排云上”、“断肠人”等 。
结合以上两点,不难分析出《天净沙●秋思》为“悲秋”之作,而《秋词》则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感觉 。
因而,D项是错误的 。
小学社团活动总结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
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诗歌,自己还尝试写了诗,从而体会到中外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 。
我一打开“google”输入“宋词”,马上进入了词的世界,屏幕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苏轼、陆游、辛弃疾、李煜、李清照……我轻快地点击着,尽情地欣赏着这些词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 。
我被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吸引 。
读到李煜的《乌夜啼》时,我默默吟诵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往来风” 。
看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又沉浸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意境中…… 通过交流,我还阅读了不少唐诗、元曲、以及现代诗等诗歌资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 。
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
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 。
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 。
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 。
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