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读后感怎么写?

有幸拜读了由唐坚、周建武编著的《习惯》一书 , 感慨颇多 , 该书从许多方面介绍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身是多么的重要 , 其中列举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事例 , 我总的感觉是:行为变为习惯 , 习惯养成性格 , 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动作 , 一种行为 , 多次重复 , 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 , 变成习惯性动作 。如果此习惯性动作是好的 , 那难能可贵 , 反之则大伤脑筋 , 例如在我们日
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事情只有某某人才会做得出来” , 当事后查实 , 十有八九不会有错 。当然“这个事情”有可能是好事 , 也有可能是坏事 ,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生活在社会中 , 每个人对周围他所熟悉得人都有一个判断 , 当然不同的人的判断会有不同的结果 , 这是因为各人的价值观不同所造成 , 但有一项是不变的 , 那就是社会有一个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 例如:为人宽厚、信守承诺、好学上进、热心助人等等 。因此 , 要成为一个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人 , 你必须养成一个为大多数公众所认同的行为习惯 , 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付出代价的 , 甚至要克服私欲 , 孔子说得好:“克己复礼” 。
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到达成功的彼岸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为什么能成功 , 就是因为他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 对于一般人 , 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只是知其然 , 而牛顿不是这样 , 他要知其所以然 , 因此当他在果园里散步时发现果子总是往下掉 , 而不是往上飞 , 再进一步观察 , 不光是果子 , 任何东西只要在没有外力的干扰的情况下 , 总是向地心的方向奔去 。他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了自由落体现象并从此引申出万有引力定律 , 如果牛顿不具备这样的思维习惯 , 此项发现有可能归于别人的名下 。
在工作中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工作习惯 , 不要以为“问”是丢人的事 , 因为“不懂”是常态 , 请问有谁的知识是生而有之的?要解决“不懂”就要“问” , 向懂的人问、向书本问 , 要带着问题去学习 , 学校的老师总是对学生说 ,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先预习再听课 , 道理就在这里 。工作也是如此 , 遇到困难 , “问”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经 , 且不会觉得没有面子 , 而且问来的东西不容易忘记 , 因为人不可能是全才 , 好问会给人好的印象 。圣人孔子就有好问的习惯 , 一天孔子去太庙参加祭祀活动 , 他不懂祭祀规矩 , 于是不停地问这问那 , 有人在背后笑他:“孔子不是圣人吗?怎么什么都问?”孔子听了 , 很坦然地说:“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 有什么不好!” 。近代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发现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对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 正是因为他勤于思考别人不思考的东西 , 问别人不问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