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如何写?( 二 )


明确:“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 。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的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
③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上似的 。
明确:这几句通过小弗朗士的眼睛,描绘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在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境的理解和同情,使人感到小弗朗士已经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了 。
④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换的戒尺,可怜的人!
明确:“可怜的人!”这句感叹不是一般的同情老师,理解老师,可怜老师,而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火花的迸发 。
重点品析课文结尾部分 。
课文结尾极为精彩,仔细揣摩这些描写的精妙之处 。情感朗读品析 。
①现场采访:
走近韩麦尔先生:
学生写字的时候,你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请问,你当时在想什么呢?
学生现场采访 。
②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
明确:这一动作里倾注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
③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倚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用这样的动作结尾,好在哪儿?
明确:这是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用这样的动作描写作结尾,表达的感情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此时无声胜有声,留给了读者反复回味的余地 。
明确: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对这最后一课忘不了的原因,深入认识人物形象 。
(五)、小结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 。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
(六)拓展延伸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
我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什么?
读余光中先生的名言感受中国语言之美 。
中文是一种有弹性的语言,它是崇尚“美感第一,逻辑第二”的,中文的诗歌,用最少的词表达最多的内容,这是英文的十四行诗所望尘莫及的 。我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大量的外文,都源于我对中文赤诚的热爱 。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