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有哪些( 三 )


全诗意境开阔 , 气魄恢宏 , 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 , 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 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 , 南望王师又一年 。
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 , 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 。
仞 , 古时八尺为仞 。
岳 , 高大的山 。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 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 , 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 , 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 , 直为斩楼兰 。
《塞下曲》 , 唐代乐府名 。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 , 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 。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 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 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 , 极写边地的酷寒 , 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 , 全从侧面写出 , 意脉贯通 , 措语天然 , 不拘格律 。
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 , 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
从结构上看 , 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 , 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 , 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 , 表现主题 。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 , 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及高度警惕来寇的情景 。
结尾两句“愿将腰下剑 , 直为斩楼兰” , 诗人代替将士们直抒胸臆 , 更是音韵铿锵 , 气势豪壮 , 表达了誓死消除边患 , 为国立功的愿望与决心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注:剑外 , 指剑门关以南 , 也称剑南 , 这里代指古代蜀地 。
蓟北 , 即蓟州 , 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 , 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 , 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 , 但此诗却不同 , 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 , 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 , 写诗人虽偏居“剑外” , 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 , 喜极而泣 。
河南河北被收复 , 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 , 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 , 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 , 着笔深化 , 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 , ...
描写爱国之情的诗句 1.以家为家 , 以乡为乡 , 以国为国 , 以天下为天下 。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 , 忠也 。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 , 不求富贵 。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 , 视死忽如归 。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
7.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
” 14.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 , 五千仍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 , 南望王师又一年 。
” 15.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