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雨大的诗句( 六 )


赏析: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 。
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 。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
6、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赏析: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 。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
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 。
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
7、浣溪沙 照日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 【宋】 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编辑本段作品注解 ①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就好像水要溢出 。
②方好——正显得美 。
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
⑤相宜:也显得美丽动人 。
编辑本段作品大意 解释1: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 。
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 。
迷迷茫茫,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 。
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 。
空濛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 。
解释2: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
含义 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姿态 。
句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
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 。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
“潋滟”,波光闪动 。
“空蒙”,烟雨迷茫 。
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
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 。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
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