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带有“贺”,“然”字的诗词歌赋( 三 )


一轮寒月高挂在秋夜的江畔 , 照得晶莹的沙粒闪闪发光 。
谁家的女子在这里哭泣 , 不忍辞别故土 , 走出瞿塘? 赏析:头两句说 , 傍晚 , 在微风细浪的濯锦江边 , 枫树散播着浓郁的芳香 。
野花静静地沐浴在金色的夕晖之中 。
碧绿的锦江水 , 倒映着南山青苍静穆的影子 。
这幅自然风景幽雅秀丽 , 令人悠然神往 。
画面上没有声音 , 但隐约表现出一股轻柔清丽、闲静恬美的音乐旋律 。
诗人在开篇既没有点出演奏者 , 也没有交待弹拨的是何种乐器 , 甚至连题中的弦字也未提及 , 而是开门见山 , 单刀直入 , 用两幅形象鲜明的景物画面来描写音乐的情调和节奏 , 把读者一下子就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 , 感受到赏心悦耳 , 移情动志的音乐魅力 。
三、四句又展现出两幅自然景物画面 。
这两句说:弦声由舒缓、轻柔、恬美忽而转为惊骇哀愁 , 好像高山危石 , 慑人魂魄 , 又似猿猱跃涧 , 坠谷哀鸣;听曲者的眼前还展现出绵延起伏的山岭 , 碧森森的竹林与雾濛濛的烟云在山半腰相绕 , 好象在互抒愁思 。
这一联 , 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 , 诗人还用了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惊”、“哀”、“愁”这几个字眼 , 渲声弦声 , 使人心惊胆颤、哀愁感伤的巨大艺术力量 , 暗示出弦乐曲调已发生了由低到高、由徐到疾、由轻柔婉转到激越紧张的骤变 。
五、六两句 , 诗人所描写的弦声又由刚转柔 , 形象地表现出一弯凉月 , 从清冷的秋浦之上冉冉升起 , 月光射入水中 , 照见水底白沙 , 粼粼有光的景象 。
凉月秋浦、清水白沙 , 弦声多么明净、凄清、幽冷!乐曲的旋律起伏回荡 , 倏忽变化 , 如波翻浪涌 , 姿态横生 。
收尾两句 , 诗人描绘乐声的手段又有变化 , 由前三联借自然景色状乐声转为以社会人事表声情 。
“红泪客”用了王子年《拾遗记》的一个典故:魏时女子薛灵芸和父母分别时依依不舍 , 泪下沾衣 , 途中用玉唾壶承泪 。
到京师 , 壶中泪凝如血 。
这两句说:弦声忽然又显得如泣如诉 , 好象传说中与家乡亲人离别的女子 , 泪落如雨 , 凝而为血 , 不愿越过蜀国的门户瞿塘峡 。
前三联用鲜明可视的物象直接描绘弦声 , 这一联以带着浓烈哀伤情思的事象诱人去联想弦声 , 表现的素材是不同的 。
比较起来 , ...
诗词中含“悠然”两字的诗句有哪些?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魏晋:陶渊明 译: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 悠然间 , 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
群动悠然一顾中 , 天高地平千万里 。
--唐代:刘禹锡 译: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 , 天那么高 , 地那么平 , 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 。
世路如今已惯 , 此心到处悠然 。
--宋代:张孝祥 译: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沉浮我已习惯 , 无论到哪里 , 我的心一片悠然 。
是以植杖翁 , 悠然不复返 。
--魏晋:陶渊明 译:所以古时植杖翁 , 悠然躬耕不思迁 。
与想悠然时 , 却忆苍然观 。
--宋代:赵蕃悠然政须两字 , 长笑退之诗 。
--宋代:辛弃疾 ...
苏轼的有名诗词有哪些?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暧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