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和橹板》教学反思如何写?

现代教学媒体不但能展示图像,将学生带进生动丰富的知识世界,而且可以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 。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从而大大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 。
《鲁班和橹板》课文很长,虽然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还是花了整整一节课时间读通课文,如果说正确连贯地读课文可以通过反复读生字读句子来达到目的的话,那么让学生依靠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一些生词就显得困难多了 。学生对于“竹篙、脚蹼、橹板、老艄公”等词很是陌生 。仅仅依靠教材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因为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了,这些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抽象又遥远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能亲眼看一看这些图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当学生亲眼看到那又粗又长的竹篙时,对课文中的句子“等把船撑到对岸,老艄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 。”也就不足为奇了;“脚蹼”是什么呢?给鸭子的脚来个特写,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就全明白了;这幅画上,一位老爷爷正摇着一只小船,他就是“老艄公”,那摇船的工具自然就是“橹板”了 。尤其是当学生读到“他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圆形,就像鸭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鸭子的脚蹼 。”这一句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通过动画把这一过程演示给学生看一下,不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了 。

《鲁班和橹板》教学反思如何写?


《鲁班和橹板》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 。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读过课题,分析记忆完“鲁”和“橹”后,我问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吗?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样很自然把学生带进课文第一自然里 。讲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我提问:你从哪里看出老艄公很吃力?学生找到了关键词“满头大汗”,接着,让学生想象老艄公吃力的样子和鲁班看到后怎样想的?最后指导读好这段话 。学生们把十分吃力和满头大汗读得特别到位 。从他们的朗读中让我仿佛看到了吃力摇船的老艄公 。在处理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我是抓住了“盯”这个字,我先把“盯”换成了“看”,让学生把看放在句子中读一读,感觉一样吗?学生都说不好 。为什么?盯是眼睛不眨地看着,看眼睛可以眨一眨 。多好的回答,说到这里还要老师讲吗 。在指导朗读时就感觉特别省力 。第三自然段主要是抓住两个象声词和“轻快”来理解鸭子滑行的轻松 。在这段中我没有讲,把时间全给了学生,我让他们动手画一画鸭子的脚蹼,本想生在城市的孩子没见过鸭子,能画出来吗?出乎我意料的而是,大多数孩子都画得非常像 。当问他们怎么画得这么像时,好多孩子都说在电视上看过,在书上看过……就这样不讲,他们也明白了鸭子为什么会在水里轻快地滑行 。进而朗读这段,读得特别生动 。当学习到第四自然段,“出神”这个词难住了孩子们,没有一个回答的 。我引导他们想象生活中对你感兴趣的事物,你看得怎样?有个学生叫起来:入迷 。鲁班在“出神”,那他此时在看什么呢?再回到前文,他又会想些什么呢?说明他想出办法了 。我因势利导问:“为什么要马上去做?”“他怕忘记了,想赶快试试行不行?” “老师我知道他为什么找的是粗木棍?因为细的会断,也不好修成鸭子脚蹼的的形状 。” 是呀,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应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最后,为什么称这个工具为“橹板”?学生说得更是精彩 。人们为了时刻想着发明它的人,所以起了和人的名字同音的字来命名 。这样让不知道的人们都能知道这个工具是鲁班发明的 。太好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学完了全文,我问他们,你还知道鲁班发明了什么吗?留给他们一个小小的作业,课下收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