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诗句( 三 )


据不完全统计 ,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 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 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 , 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 , 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 , 尤以京剧流行最广 , 遍及全国 , 不受地区所限 。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 , 所以称做“戏曲” 。
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 , 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 , 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中国戏曲源远流长 , 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
《诗经》里的“颂” , 《楚辞》里的“九歌” , 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 , 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
从汉魏到中唐 , 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 , 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
中唐以后 , 我国戏剧飞跃发展 , 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
宋代的“杂剧” , 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 , 从乐曲、结构到内容 , 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
到了元代 , “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 , 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 , 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 , 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 , 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 , 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
在形上 , 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 , 不连贯处 , 则用楔子结合 , 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 , 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 , 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 必要时另加“楔子” 。
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 , 叫“题目正名” 。
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 。
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 , 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 。
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 。
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 。
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 , 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 。
科是动作、表情等 。
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 , 其它脚色有白无唱 。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 , 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
角色:末:男角 。
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
旦:扮演女性人物 。
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 。
净:俗称“花脸”“花面” , 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 。
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 , 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 , 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 。
监斩官——外末 。
杂:又称“杂当” 。
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 。
如:蔡婆婆 。
元杂剧作家 ,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 , 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 , 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 。
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 , 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 , 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
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 , 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 , 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 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