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下册《花之咏》优秀教学设计( 四 )


[点评: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 。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
2、学生发表看法 。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 。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
篇2:《花之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背诵喜欢的段落;
3、初步感受拟人写法;
4、积累词语 。
5、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
教学重点:
抓住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教学难点:
理解“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教学时间: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1)同学们喜欢花吗?看看下面的图片,同学们都认识这些花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你们觉得它们漂亮吗?说说你积累了哪些带花的四字词语 。听到了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为我们捧出了锦簇的花团,绚烂的鲜花将春天装扮得分外妖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花有关的诗歌《花之咏》 。
(2)介绍作者:这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作品,这位诗人最擅长借物抒情 。
(3)解读课题 。(指名交流,出示词意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写字7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理解“孕育、降生、抚养、宣报、聆听”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初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