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六 )


从来没有认真的读过一本书,这次有幸在林老师的介绍下接触了《爱弥儿》这部伟大的著作,我很欣慰 。通过阅读卢梭的《爱弥儿》,我对这本书产生很大的感触,这本书详细的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让即将成为幼师的我受益匪浅 。
下面是我对于此书的一些阅读感悟,与大家共同体会 。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 。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所以,问题不在于防他老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
我很赞同卢梭的观点,在当今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犹如父母掌心的宝,他们把造成孩子伤害的一切都拒之千里,不让孩子从事有危险,但对孩子的将来有利的事情和活动,孩子被禁锢在安全无恙的环境中,孩子不能经受应有的锻炼和适应,这样孩子虽然没有暂时的灾难和危险,但是孩子却缺乏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像没有战胜过任何疾病的孩子不会强壮一样 。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如:在冬天,我们不用把孩子关在家里以防他感冒,而应该教育他多参加户外活动,学会热时脱衣,冷时加衣 。孩子成人以
后必将走向社会,必将遇到他想不到的危险和困难 。因此,如果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草,就等于害了孩子,违反了正常的自然法则 。虽然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却造成了危害孩子的后果 。例如: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走路,一个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再走;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的护着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干脆用带子绑住孩子的腰,拴着走 。哪一个孩子先学会走路呢?我想每个人都会知道答案 。给别人金子,不如教他点石成金的方法 。如何生活才是我们需要教育的,活着只是一种状态,要想活得有意义,就要自己用心去感悟 。如果一个人无聊的活着,即便活了一千岁也不会觉得有意义 。为什么有的人一鸣惊人,逝世后仍被后人念念不忘?为什么有的人消极低迷,最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世,却没能留下任何足迹?人生要活得怎样,丰富还是无趣,就要看自己选择怎样的生活了 。
在我实习中,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刚来园时,一天到晚总是哭,午睡还经常尿床,也不会穿衣服,自理能力很是不好 。原来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从来没有自己穿过衣服,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小便也是大人们经常提醒及时帮助解决的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条件反射,更不用说自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