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陌诗词

洛陌诗词

有关洛阳的诗词展开全部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
唐·刘克庄《莺梭》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唐·张籍《秋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唐·王绩《野望》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唐 刘禹锡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
唐 欧阳修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
唐 韩愈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 。
唐·韩愈《李花二首》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
唐 王建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
唐 韦庄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
白居易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朱敦儒(宋)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唐 杜甫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
[3][4]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 。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
...
与“洛”字有关的古风诗词歌赋好词好句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洛桥晚望作者: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
上洛桥作者:李益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
洛阳女儿行作者: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作者: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作者: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
瞻彼洛矣作者:佚名 原文: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
君子至止,福禄如茨 。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
君子至止,鞸琫有珌 。
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
君子至止,福禄既同 。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
洛阳作者:杜牧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
已建玄戈收相土, 应回翠帽过离宫 。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
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
洛川怀古作者:刘希夷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 。
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
自洛之越作者: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
洛姝真珠作者:李贺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
寒鬓斜钗玉燕光, 高楼唱月敲悬珰 。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
金鹅屏风蜀山梦, 鸾裾凤带行烟重 。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
玉喉窱窱排空光, 牵云曳雪留陆郎 。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作者:刘禹锡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
眼前名利同春梦, 醉里风情敌少年 。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作者:刘禹锡 樽前花下长相见,明日忽为千里人 。
君过午桥回首望,洛城犹自有残春 。
关于洛阳牡丹诗句 洛阳牡丹宋代:梅尧臣 朗读: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 。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