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题贺新婚诗词( 八 )


吃鱼的佳话据《汉书》、《晋书》等史籍记载,“奏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河鱼大上,刘向以为近鱼孽也”;“魏齐王嘉平四年(公元 252年)五月,有鱼集于武库屋上,此鱼孽也” 。
这“鱼孽”二字的涵意包括着吉、凶正反两面 。
古人把鱼的某些异常现象附会若干 事物,可以说给鱼凭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作为食俗,把鱼尊为吉祥物的有,我国东北朝鲜族同胞每到清明节食用的“明太鱼” 。
“明太”本是一位朝鲜老农民的名字,传说从前东北沿海地区闹过一次特大旱灾,有位姓名叫朴明太的老农民带领乡亲们去捕捞一种海鱼,用来充饥度过荒年,鱼为黑色,一尺来长,经盐水卤过晒干可以贮存 。
山东的鲁菜菜系中有一道鱼肴“鸳鸯鱼”,它由白色的桂鱼,赤色的红鱼清蒸烹成,咸 香鲜嫩,红白分明,色彩诱人 。
此肴属于曲阜孔府菜的名吃,常常作为婚宴的主菜,象征新婚夫妇恩恩爱爱,永不分离 。
我国南方的鱼俗佳话也多 。
江苏苏州刺绣“苏绣”流行一幅鱼的图案《鱼戏莲》,妇女为丈夫或情人刺绣的兜肚,最爱采用这幅吉祥画 。
苏北地区的农村人家,每到农历除夕在秤钩上挂一条鱼,当地方言“秤”、“剩”、“鱼”、“余”谐音;“秤(剩)有 鱼(余),年有鱼”,也就成了人们的一句口彩 。
生活多鱼趣在上海、浙江宁波等地,农历年初有接财神的习俗 。
前者,把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作为祭品,号称“元宝鱼” 。
后者以锡盘 供上两条黄鱼,象征金子,因为旧时当地 年年有余剪纸人称金条为“大黄鱼”、“小黄鱼”;有的地方还把供后的活鲤鱼拿到江、河放生,寓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
?浙东一带和鱼有关的婚俗,新媳妇下花轿时,随手把些铜钱撒在地上 。
铜钱俗称铜子,新媳妇撒它唤作“鲤鱼撒子”,说是鲤鱼产的卵子多,意味着繁殖能力强,“子孙满堂” 。
此外,明、清以来盛行的《八宝图》,八宝之一的“玉鱼”因为谐音的缘故被人宣扬为“吉庆有鱼(余)”,象征着年景好,丰 稔昌盛 。
这类古文物,有汉代的铜洗,它的底部绘有双鱼,侧面题有“大吉羊”字样 。
古代的织锦图案,有一种装饰的是美丽的鱼 鳞花纹,人称“鱼鳞锦” 。
人们喜闻乐见的鱼物图,类似鱼字口彩的还有:“金玉同贺”,画的是金鱼、荷花;“家家得利”,绘有许多人家买鲤鱼;“年年有余”,则用爆竹和鱼表现;“连年大吉”,有鲢鱼、桔子;……总之,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鱼趣,鱼给千家万户带 来了吉祥美好的祝愿 。
中国传统吉祥元素剪纸:年年有余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可谓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若用图画表示则可看作是传统吉祥符号 。
图中要有莲花或莲藕,还要有鱼,即“莲连有鱼” 。
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
李贺的资料 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 。
字长吉 。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
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鬼才 。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 。
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
但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诗,他擅长短篇,被称为长吉体 。
他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 。
他的诗借鉴了齐梁宫体诗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
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诗往往词意晦涩,堆砌词藻 。
李贺曾自编其集 。
“红袖添香,秉烛夜读”,什么意思? 红袖添香: 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
语出:清 。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炳烛夜读:点着蜡烛读书 。
出处:《说苑·建本》原文: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①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⑤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⑥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⑦乎?”平公曰:“善哉!” ——《说苑·建本》[编辑本段]注释:①炳烛:点燃蜡烛 ①于:向,对 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