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酒对什么字( 五 )


”从这首诗中,体现酒用于庆贺,而体现出的不仅是庆贺,还有助兴,诗酒相互依存 。
离别是文人之间常有的现象,文人间的离别总是比较伤感、凄凉的 。
他们为了化解或是减弱伤楚,常是以酒赠别,把离别的浓浓感伤融于酒中,也是以此作为预祝远行之人的饯别方式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以酒赠别情融于酒中,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材料、灵感和兴致 。
南朝的沈约《别范安成》,表现的是老者离别不舍之情:“及尔同衰暮,非复离别时 。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再持,何以慰相思 。
”把酒作为日后相思的慰藉,此时的酒不但为创作提供材料,更重要的是灵感的重要来源,即兴、即情作诗 。
以酒送行从周至明清时代,一直是主要的送别方式 。
在此期间,也因此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如“一片冰心在玉壶” 。
离别之作在魏晋、唐、宋时期具有相当多的,而以酒入诗词,或者是以饮酒为背景而作的诗词亦是不胜枚举的 。
酒、诗词与赠别,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
以酒赠别的诗词,在这一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时期的诗词也常体现就的赠别作用 。
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尽酒的解忧之功效 。
“酒助文兴,文助酒香,酒文为伍,似体魂相伴 。
”[3]从诗中可以看出酒是解忧的良药,也只有酒才能就有,酒与诗词是密切关联的 。
中国酒业发展到唐宋,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
...
中国古诗文中关于“酒”的意象?快!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 。
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 。
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
一、借酒怡情助兴增乐 在古代许多诗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封侯拜相,不是拥有金山银海,不是得道成仙 。
而是有诗与酒的享受 。
因此,古代文人便在情兴欢畅时借酒来增情助兴 。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
(晋·陶渊明《移居》(其二)) 陶渊明的这首诗写的是农务之余和朋友诗酒流连之乐 。
大意是说春秋时节时光美好,饮酒登高赋诗别有一番情趣,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 。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 。
(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诗句写作者在凉州与老朋友夜宴的情景 。
大意是说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宴会 。
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应该斗滔尽欢,一醉方休 。
诗句抒写了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喜悦情状,表达了作者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
二、借酒抒发愁情思绪、离情别绪 与亲友恋人道离别,心中满是无尽的不舍,只好借酒以抒离情;思乡之情抑郁胸中,唯有借酒稍稍压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也只有借酒加以排遣 。
在中国古代,酒经常参与艺术境界的酝酿 。
刺激作家的创作灵感 。
面对难以抑制的兴奋或无法排遣的苦愁,诗人们都爱以酒解之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宋·柳永《雨霖铃t寒蝉凄切》) 这首词写离愁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酒醒何处?”表明作者离情之深、之浓、之重;“柳”与“留”谐音,表达了作者想留又难留的矛盾心情:“晓风残月”更是他漂泊江湖的写照!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在这两句诗中说自己愁绪满怀无法排遣,只好借酒浇愁,其实酒又何尝能真的浇愁,结果又反而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
既抒写了思乡之情,又反映了浇愁之酒化作相思之泪的深重相思之苦 。
三、借酒抒发对人生、对现实的无奈 古代文人面对岁月流逝、青春老去产生了无奈,但即使无力挽救,却也抱着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这样的胸怀 。
借着酒升华到了极致 。
为君沉醉又何妨 。
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
(宋·秦观《虞美人·碧桃无上栽和露》) 这是一首托物寓怀、自伤身世的小词 。
写的是一位美人站在花前,为春将去而暗自伤心:她怜惜花的寂寞无人赏 。
便想为花沉醉痛饮,一醉方休,以排遣心中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