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绝句( 二 )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
5、赏析《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
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
李清照的诗句 古诗 乌江(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咏史诗,雄浑壮阔,气贯长虹,与其词风殊不相同,由是可知作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不宜以“婉约”二字简单概括之.女流之中,宋初花蕊夫人之诗:“君王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岂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或可与之相比. 二、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诗中抚今忆昔,表现了诗人对亡夫的思悼之情和对人生的伤逝之感.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的瘁死,对李清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她不仅由此失去了物质上的依靠,更主要的是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这首七绝,从首句所提到的“十五年前”来分析,当为李清照晚年所作.诗的前两句首先倒叙昔时,后两句以今昔对比来抒情.今景与旧景的极其相似,今情与旧情的极端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正是通过揭示这一反差,来让人们体察其今日的“情怀”.诗人今日情怀究竟如何?诗中没有直接道出,但了解诗人晚年生活状况的人都知道:自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对一位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来说,是实在难以承受的.这一切,诗中皆未道出,也许正是诗人不忍道出的缘故吧?活着本已困苦,又何必徒增苦闷呢! 三、 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梁头的栖燕终日无休止地互相倾诉着心曲,帘外的蔷薇被细风送进一缕缕清香.这些本应带给诗人的是什么呢?是美好的回忆,还是苦涩的情思?是欣慰,还是愁上加愁?诗人没有直言道出,留与读者去想象了. 四、 钓台(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赵墓言台诗》记:“汉严子陵钓台,在富春江之涯.有过台而咏者:‘君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李清照诗即化用此诗意.其实,名与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何愧之有?我不主张隐逸,但也并不刻意追求名利,我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我相信,在成就事业的同时,自会有我应得的名利.
有关李清照的诗词展开全部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
浣溪沙·髻子(李清照)髻子伤春慵更梳 。
晚风庭院落梅初 。
淡云来往月疏疏 。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
通犀还解辟寒无 。
临江仙(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
浣溪沙(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
浣溪沙(李清照)小院闲窗春色深 。
重帘未卷影沈沈 。
倚楼无语理瑶琴 。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
梨花欲谢恐难禁 。
临江仙(李清照)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