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祭奠祖先的诗词( 二 )


在他们的观念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祖先会自己出来享用…… 汉代、唐代、宋代皆不烧纸钱,到宋代也最多就是把纸钱挂在树上而已 。
到了明代不同了,由于 捎和烧 字同音,明代之后开始焚烧祭品以示给先亡的亲人捎过去东西 。
明代在坟旁焚烧纸锭,并在坟头压一叠纸钱 。
清代、民国时期挑新土、烧纸钱、祭山神、奠坟邻 。
当代以改革开放为界,以前不烧纸钱,只三鞠躬 。
改革开放后,在二十世纪阶段,清明节烧纸以烧纸钱、纸币为主;在二十一世纪到来时增加了诸如银行卡、手机、汽车等拉风的现代时尚用品,甚至在近年来有烧纸制iphone手机、ipad…… 清明的诞生时代,开始只流传于太原上党等地区,六朝之后演变成为了全国性的节日 。
此时为寒食节,要求是在这期间不起灶火,冷吃之前做好的食物 。
所以叫寒食节 。
最初的寒食节不过是旌表、纪念被焚于绵山的介子推而已,并没有祭奠祖先的含义 。
寒食节来历: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离开晋国,流亡十九年 。
一次重耳饿昏,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给他吃,重耳得以保住性命 。
重耳很感动 。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回忆起旧事,想封赏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经和母亲到山西的绵山隐居 。
晋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槐树被烧死 。
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 。
卢象有《寒食》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 。
” 唐朝根据《癸辛杂识》记载,唐代清明时,太学要放假三日,武学一日 。
山西地区要禁火(不开灶做饭)七天,在丧乱的乱世也要禁止三天 。
因为全国禁止起火,并且在清明节后皇帝会颁布法令让全国人民重新钻木取火成为新火,故唐代是不烧纸钱的 。
根据《全唐诗》中描述清明的诗歌记载,唐代清明节会举办踢足球、大毛球,荡秋千、拔河等文体活动 。
宋朝清明节也是宋人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扫墓的风俗更浓,这从北宋人张择端绘于清明时节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看出 。
首段就是时人从汴京(今开封)野外扫墓归来的情景 。
宋代寒食节为期三天亦称“百五节”、“禁烟节”,为全国重要性的节日 。
在现山西省地区最为盛行 。
宋代寒食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三年当中任何一天都可以上坟祭祖,只是不设香火,将纸钱挂在坟周围的树上就行 。
宋代清明节里,皇家和民间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热闹程度不输元宵节 。
时开封人孟元老在后来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当年京城过清明节的气氛:“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 。
”“清明弄柳” 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 。
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 。
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
到了南宋,“清明弄柳”热度不减 。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清明节日里的临安(今杭州)城时,用了这样文字:“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 。
”难怪宋人能写出“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的诗句 。
元朝随着唐宋的远行,清明节的繁华和热闹也不复存在 。
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务员多假制度被否定,节假日大为减少 。
但元时清明节与寒食节从功能和活动内容上看,在事实上合成了一个节日,仍与元正(旦)一样,是元代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 。
朝廷会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寿节(唐时称天长节)和冬至才放假2天 。
明清到了明、清两代,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序列,政府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节假日 。
明清时期寒食节同清明节相结合,清明节的主要民俗活动就是扫墓踏青 。
明代男女携带酒食祭品、纸钱上先人的墓地祭扫 。
在坟旁焚烧纸锭,并在坟头压一叠纸钱 。
扫墓之后男女并不直接回家,而是在墓地附近去踏青 。
踏青的活动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盛 。
清代清明节在明代基础之上会放风筝 。
同时佩戴新柳(柳枝)在头上 。
清代在祭祖之时,无论贫富都要准备祭品,并正式称清明与七月半、十月朔为鬼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