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反思怎么写?( 四 )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 , 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 , 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 。例如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不够渊博” , 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 , 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 ,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孔子拜师》》 。在体会之后 , 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 , 读出自己的体会 。这样 , 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 , 又通过词句的学习 , 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 , 收到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 , 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 , 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 但在学习之后 , 学生学习的结果 , 表现让我意外 , 因此 , 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 , 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 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 , 比如:“再读对话 , 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 , 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 , 学生的学习结果 , 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 并且 , 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 , 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 , 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 “等候、迎候”学的仓促 , 落得不实 。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 , 只限于备课思路 , 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 ,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 , 做出适当的调整 , 来以学定教 。通过本课的教学 , 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 , 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 , 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
同时 , 今天的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 , 我只顾自己教的方便 , 省事 , 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 。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 , 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 , 不够生动 , 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 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 , 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 , 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 。再如 , 对于曲阜的介绍 , 我只考虑 , 通过介绍曲阜引出孔子文化节向本单元主题靠拢 , 因而影响了教学的主旋律 。节外生枝的教学 , 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 。我想 , 今后在教学中 , 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 , 灵活掌握教学 , 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 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